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祁阳白水:
徐霞客两次经过,寻访解衣相救的恩人
  ■文/图  谭民政

  

  湘江遇劫,徐霞客和他的仆人裸身而逃。第二天清早,正愁光着身子没办法上岸,一名旅客向他伸出了援手。此人叫戴宇完,他自己也没有多余的衣服,只能从身上分出一件内衣和一条单裤给徐霞客。先后两次船过祁阳白水,徐霞客记起戴宇完,想上岸谢他解衣相救的义举,但都未能如愿。

  陌路相逢,解衣相救

  湘江遇劫,徐霞客和他的仆人裸身而逃。在这个恐怖而寒冷的夜晚,他与几个难友一起,转移到另外一条船上,挤着船夫的破被子熬了一夜。第二天清早,正愁光着身子没办法上岸,一名旅客向他伸出了援手。

  此人叫戴宇完(又作戴明凡,因徐霞客是口头询问的姓名,故记录中前后不一),他自己也没有多余的衣服,只能从身上分出一件内衣和一条单裤给徐霞客。一套衣服两个人,怎么穿呢?徐霞客把单裤给了仆人,自己穿着上衣,但仅能遮及腰部。堂堂男子汉,总不能光着屁股到处跑吧。这时,旁边的船夫再次帮忙,找到一块打了补丁的布,给徐霞客围住下身,这才脱离窘境。

  徐霞客对戴宇完的难中相助,感激莫名。何以为报呢,他找遍全身,只有头上的一个银耳挖,就把它送给戴宇完。说起这个耳挖,还有一些来历哩。二十年前,徐霞客出游福建,返程到达浙江钱塘江时,身上已无一分盘缠,靠着发髻上的一只银簪,折一半付饭钱,另一半作车费,才到达朋友处。根据这个经验,此次从江阴出发时,他顺手别了一个银耳挖在头上,以备不时之需。

  果然,小小银耳挖,起了大作用。跳船逃生时,因为头发用耳挖束起,没有被挂住。同行的桂王府礼生艾行可,就因为披散着头发而丢了性命。

  离开衡州到永州那一次,船过祁阳白水,徐霞客记起戴宇完,想上岸谢他解衣相救的义举。但这时徐身患重病,呻吟不止,躺在船中不能动弹,没能达成愿望。

  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徐霞客离开湖南前往广西,再过白水。他停船登岸,看望昔日的难友和恩人。但是,很不凑巧,戴宇完不在家,到永州去了。

  因为戴宇完的解衣相助,因为徐霞客的念念不忘,我对白水产生了好感,对于亲临此地充满期待。说不定,在那里还能遇到戴氏后人,他们知道先祖和徐霞客的交情,或者从泛黄的族谱里找到戴宇完的名字,确定到底是戴宇完还是戴明凡。

  停在猪屎街码头的船

  三里多长,住着一千多号人。原来的老街并不宽,墙到墙的距离也就两三米,两个挑担的相遇,要侧身才能通过,现在的老街已经拓宽了。为什么“水朝上放”呢?因为白水街一带的地势东高西低,流水自东向西,与白水自西向东的流向相反。

  白水老街沿白水河一字排开,码头很多。知名的有杜家码头、高码头、关帝庙码头、蒋家码头、李家码头、薛家码头等。如果把湘江和白水看成水运大动脉,那么通往河边的码头便是一条条支脉。随着公路交通的发达,城镇中心的转移,这些古老的码头逐渐消失了。保存较好的杜家码头,两米多宽的青石板台阶依旧存在,可见当时货物通行量很大。

  白水新街

  三街九巷,水朝上放

  岁月流逝,情义永存

  2015年9月20日,我来到祁阳县白水镇,探访两位古人情义之交的见证地。

  白水镇因白水在此汇入湘江而得名。有意思的是,白水发源的地方在郴州桂阳县,那个地方叫白水乡。白水河,起于白水乡,终于白水镇,正合了“有始有终”的寓意。这种命名的“三合一”,大约在所有河流中是绝无仅有的吧。

  历史上,白水是湘江上的一个重要口岸,是祁阳中南部的商贸物流集散地。明、清以来,这里成为祁阳县木材集散中心。在今祁东和祁阳均属祁阳县的时候,就有“金归阳,银白水”的美誉。清初在此设有白水巡检司。

  徐霞客这样描述他看到的白水小镇:“远峰四辟,一市中横,为一邑之大聚落云。”他还记录了市场的盛况,白水流域山地所产染料、锡砂、木材等都在这里交易。街市的繁荣,靠白水而不依赖湘江。

  我是从320省道进入白水的。马路旁二十多层的高楼大厦和人来车往的忙碌,使我感受到了现代都市的氛围。这种气象,在内地乡镇一级小城镇是不多见的。虽然湘江和白水的航运功能衰退了,但泉南高速公路(G72)祁阳出口设在这里,省道320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仍然显要。

  从新十字街东向进入老街。渐渐地,房子旧了,老年人多了,暄嚣远去,节奏缓慢起来。

  66岁的刘玉林老人,向我详细介绍老白水的情况,陪我寻找徐霞客上岸的码头。

  有一句话概括白水的特点:三街九巷,水朝上放。土生土长的刘玉林,扳着手指头,细数三街九巷的名称:正街、横街和下横街(又称猪屎街);毛家巷、袁家巷、肖家巷等。早些年这些街巷加起来,有

  杜家码头的青石台阶

  石柱础

  我问刘玉林和当地其他人,徐霞客上岸,最可能走哪个码头?他们肯定地告诉我:猪屎街码头。

  猪屎街码头是白水老街最东面的码头,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这里已经接近白水汇入湘江的河口,湘江上下的船只,在这里靠岸最方便。溯湘江而上的徐霞客,在这里上岸的可能性最大。现在,猪屎街码头还在,不过青石板磴级早已改造成了水泥台阶。

  白水戴氏呢?出乎意料的是,这里有陈、张、王等大姓,姓戴的却是一户都没有。

  从徐霞客的游记来看,戴宇完应该是一个商人。他时而在衡州,时而又到了永州,只有生意人才会跑来跑去,农民是很少离开土地的。

  为什么白水街上找不到姓戴的人家,其实也很正常。古人重乡土,在街上经商的,许多不是本地人,赚了些钱,往往回乡购田买土,不一定在城镇置业。几百年间,改朝换代,兵荒马乱,小镇的居民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

  没有找到戴氏后人,心里有点失落。但是三百多年前,戴宇完热心助人,徐霞客不忘恩德,是曾经发生的事实。戴宇完生活过的街道,徐霞客登岸的码头,仍然在原地。这些都是值得眷顾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徐霞客两次经过,寻访解衣相救的恩人
衡阳晚报版面五A05徐霞客两次经过,寻访解衣相救的恩人 2015-11-25 2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