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亚华
本报讯 绵长的冬雨,形成了罕见的冬汛,受冬汛影响,耒水水位上涨,致使衡南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周边洲滩淹没在洪水中,千里迢迢来此越冬的5000余只候鸟觅食困难。
“今冬耒水水位同比往年高出了4米左右,为近年来罕见冬汛。”衡南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副所长陈冬平告诉记者,眼下耒水水位涨退无常,持续的高水位使得核心保护区周边水茫茫一片,陈家洲、张家洲、龙家洲等成了孤岛,洲滩、沼泽地全部淹没在洪水之中,水淹面积达20余公倾,罕见的冬汛已对候鸟越冬栖息地环境及食物链带来影响。
陈冬平介绍说,从10月底开始,候鸟开始陆续迁飞至江口鸟洲越冬。截至24日,经观测发现,今年到江口鸟洲越冬的鸟类种群较往年有所增多,但鸟类总体数量锐减3000只左右。而自然保护管理人员还欣喜地发现,保护区水面上出现了多年未见的绿头鸭觅食的踪影。1000余只八哥结群喧闹,苍鹭、小白鹭、棕白鹭等3000余只鹭科鸟类蹁跹而至。
眼下,候鸟赖以觅食的洲滩栖息地被淹,大量越冬候鸟,如野鸭类涉禽水鸟等,其主要食物苔草植被大都被淹没在滔滔洪水之中。“水淹已达半个多月,即使水位快速退落,若气温持续低迷,无法回升,洲滩上的嫩草等植被也难以劫后再生。” 陈冬平忧心忡忡地说,潮涨水浑,难以觅见水下鱼影,越冬候鸟觅食生存面临困境。
候鸟迁飞已近尾声,随着鸟群数量逐渐增加,觅食栖息等一系列问题将越发严峻。越冬候鸟似乎也感受到饥荒难耐,纷纷远赴洲岛周边的农田、水库及池塘等地觅食。陈冬平透露,保护区管理部门强化了对越冬候鸟实时监测,及时摸清越冬候鸟数量及分布状况,将适时采取人工投食等相应的救急措施,帮助越冬候鸟挺过“饥荒”。
斑嘴鸭集群远飞周边田野水塘觅食 陈俊 摄
洲滩水淹被困树上难以觅食的鸬鹚 陈俊 摄
结伴迁飞的冬候鸟斑嘴鸭 陈俊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