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三季度衡阳支付业务分析报告》出炉。数据显示,非现金支付工具运用更加广泛,共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办理业务6673万笔,金额15852.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和24.15%。其中,银行卡消费业务798.36万笔,金额312.68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支付结算科相关负责人表示,银行卡消费在城市居民生活消费中已成为主流,银行卡使用安全隐患仍值得重视。
非现金支付工具运用更加广泛
目前,衡阳支付系统运行平稳,社会资金交易规模进一步扩大,电子支付等新兴支付工具发展较快,零售支付服务市场持续改善。
此报告显示,截至第三季度,全辖区共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办理业务6673万笔,金额15852.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和24.15%。
在票据业务同比持续下降的情势下,银行卡业务稳步发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辖区累计在用银行卡1875.44万张。其中,借记发卡数量1732.2万张;信用卡发卡数量143.3万张。分别占累计发卡量的92.28%、7.72%,同比分别增长5.76%、5.12%。其中,存现业务904.33万笔,金额869.6亿元;取现业务1763万笔,金额1699亿元;银行卡消费业务快速增长,银行卡消费业务798.36万笔,金额312.68亿元;银行卡转账业务1236.3万笔,金额2137.4亿元。
同时,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是农村支付结算的有效载体。至今年9月末,全市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8518个、助农金融服务终端29台。银行卡助农取款6.15万笔,取现金额3361.6万元, “农民受惠、商户获利、银行解忧、政府有赞”的多赢效果逐步得以体现。
此外,电子支付业务保持较快增长,移动支付业务涨幅明显。至9月末,全市银行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2273.5万笔,金额11233.2亿元,电子支付业务占非现金支付工具办理业务59.15%。其中,网上支付业务2218万笔,金额20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2%和28.36%;电话支付业务39861笔,金额4321万元;移动支付业务50.36万笔,金额8652.9万元。
银行卡使用安全隐患值得重视
“现在商场大多都安装了POS机,刷卡非常方便。银行卡以其方便、安全、时尚等特点日益成为消费者的首选支付工具。”中国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支付结算科科长龙加会表示。
不少客户都青睐于使用自助银行,POS、ATM机的使用给客户带来方便与实惠,但银行卡业务的受理环境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客户使用银行卡刷卡消费时,常常遇到线路故障,每逢过年过节时会出刷卡延时、处理速度缓慢、卡里的钱被多刷等现象,ATM交易时会有吞卡、死机等现象。在商场使用POS机刷卡消费时,经常发生银行卡被拒收或交易不成功,持卡人只能用现金付款。
此外,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银行卡网上业务的不断扩大,持卡人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财产危险。加之部分持卡人自身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银行卡被克隆、被盗刷,密码被窃取,银行卡被调包,资金被窃取,银行卡诈骗案以及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等现象,使客户银行卡资金安全受到威胁。
龙加会建议,持卡人加强警惕和自身防范。市人行将持续加强对银行卡安全用卡知识的宣传。一是构建联合打击网上非法买卖银行卡的长效机制。加强与通信部门、公安部门、工商部门等的沟通联系,强化银行卡账户管理,清理网上买卖银行卡有害信息,严厉查处非法买卖银行卡犯罪案件;二是引入睡眠卡管理机制。借鉴人民币单位结算账户管理中久悬账户管理的做法,将一年内未发生资金收付且无存款余额的银行卡纳入睡眠卡管理,在一定范围内限制睡眠卡的交易功能,增加睡眠卡激活使用的身份核验环节及复杂性,从制度上加大银行卡非法买卖的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