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振
一个朋友靠自己白手起家,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可最近几年,他的生意大受影响,每年账面上只是略有盈余……为此他耿耿于怀,寝食难安,夜不能寐,整日焦惶、忧虑,熬得人也消瘦了不少,还出现了以前未见的病情。
类似这种“失去”赚钱机会或失去物质获得的情形在现实生活屡见不鲜、比比皆是;有的人重新调整策略,从头再来,于是“咸鱼翻身”;有的人在“患失”的过程中一筹莫展、躺平躺倒,只留下嗟叹与追悔。
一个人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与努力打拼,得到一些物质回报固然是好,但我们绝不能因为一次、二次“失去”而怀疑人生,颓废消极;如果能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得不躁,失不烦”,那自然就是一种好的态度和方法了。
我们知道,在人生的旅途中,常常面临各种选择和挑战。有时候,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犯错,会因为过于谨慎而错失机会。有时候,如果做一切事情都以“得”为最高人生目标和最终利益追求,那最后难免会令人失望和沮丧的。
说来说去,“不患失”应是人生的一种积极态度和聪明智慧。而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些得失的态度和智慧,是可以帮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我们首先应该清楚一点:得与失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学会接受失败和挫折。失败和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催化剂。当我们面对失败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下一次挑战做好准备。生活经验还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学会把握时机和机会。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需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耐心等待,因为机会往往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才能获得,不明白个中利害、不把握时机,患失之心和苦恼也就会随机而来。
总之,“不患失”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我们需要学会珍惜已经拥有的东西,接受失败和挫折,把握时机和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赶跑“患失之心”,知福惜福、知足常乐、轻装上阵,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