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金明达)10月22日,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衡阳市综合交通体系专项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
该规划显示,在开放交通体系方面,衡阳规划构建“5+4+1+1”铁路网,涵盖5条高速铁路、4条普速铁路、1条城际铁路、1条超高速铁路及多条铁路专用线和疏港铁路。规划南岳机场提升为区域干线机场,同时规划6座A2级通用机场。水运领域,全面提升湘江及支流内河航道等级,规划“一港八区”港口布局,松木港区、白沙洲港区成为核心港区。客运枢纽形成“一主六副多点”体系,高铁衡阳东站为区域主枢纽;物流枢纽构建“3+6+7+N”四级体系,衡阳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布局东阳渡、祁东、耒阳三个片区。
便捷交通体系上,规划“六横四纵三联”高速公路网、“十横十三纵”国省干线网。实现南北向高速公路扩容、东西向高速公路加密,国道达二级公路标准,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65%,4A级及以上景区高等级干线公路全覆盖,中心城区至县市区1小时可达。
高效交通体系方面,规划“两环三横四纵”中心城区骨架路网,加快二环路闭环及南二环东延、西二环南延等建设。按照过境通道、货运通道等功能新建都市区三环;重点推进船山西路、船山东路、蔡伦大道、衡州大道延伸及快速化改造。规划新增或预留9处跨湘江通道,新增3处高速出入口、4处枢纽立交,若干一般立交。
此外,该规划还聚焦绿色低碳与人文智慧交通。构建城市绿道和滨水碧道网络,完善停车供给体系,提出老城区交通优化措施,并建设智慧交通系统,用科技化、智能化手段辅助城市交通管理,全方位提升衡阳交通品质与效能,全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高质量交通发展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