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耕读传家写新篇 人才振兴育未来
衡南县栗江镇烂船埠陈氏宗祠续写崇文新篇

  衡阳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陈润)  8月17日上午,衡南县栗江镇烂船埠陈氏宗祠内一派热闹喜庆,11名佩戴大红花的准大学生在乡亲们的瞩目下接过烫金证书。随着陈氏宗祠奖学恤民基金会正式揭牌,这片土地掀起新一轮“崇文重教”的热潮。

  当天,11名在今年高考中金榜题名的学子成为首批接受奖学助学的幸运儿,他们意气风发地走上台,接过饱含期望与鼓励的资助。考上湖南师范大学的陈熙告诉记者,她的根永远扎在家乡的稻田里,今天在此得到宗亲乡友们的帮助,今后学业、事业有成了也将反哺乡亲、回馈家乡。

  栗江陈氏一脉起源于江西吉安凤凰山,早在乾隆元年,始建陈氏宗祠后,陈氏祖先就在祠堂诵读诗书,将崇文重教的家风世代延续。如今,陈氏家族愈发兴隆,后人广布于衡南县栗江镇、茅市镇、柞市镇及常宁市、桂阳县等地,子孙后代人才辈出。陈氏族老陈宣打开泛黄的族谱告诉记者:“清朝道光年间出过举人,现在要记下这些大学生!”基金会不仅为每名受助学子提供数千元不等的奖学金,今后还将根据困难家庭学子具体情况制定相应计划予以帮扶。

  栗江镇镇长邓爱国介绍,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人才建设和乡风文明发展,也在积极引导和推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类似的活动不仅有助于乡风文明建设和优秀家风传承,也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本地人才,激励他们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和支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耕读传家写新篇 人才振兴育未来
“四个坚持”书写新时代司法文明答卷
车间进村头 村民“钱袋”鼓
崔一鹗艺术馆迎来 首批娃娃“体验客”
本周晴热持续 偶有阵雨串场
“菁香”满枝头 走俏衡阳城
东三环杆式变压器“扶正”站直
守护“一老一小”群体出行安全
“航道卫士”战高温 为航标全方位“体检”
公 示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耕读传家写新篇 人才振兴育未来 2025-08-18 2 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