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传来喜讯——~~~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南华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张毅博士门诊正式开诊
衡阳市疾控中心:~~~
~~~市第一人民医院利用UBE技术,妙手回春解顽疾
~~~东阳渡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公卫授旗仪式
2022年09月05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传来喜讯——
获批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嘉林  见习记者  李曾  通讯员  邹艳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八部门公布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获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设立的“抗击疫情专题实践教学基地”。这是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全省仅三家。


  危难时刻勇担当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衡阳市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人集中收治医院,南华医院义无反顾、迎疫而上,按照中央、省、市和大学决策,第一时间研究部署,最快速度动员集结,最强力量落实防控。明确疫情防控“作战图”,列出复工复产“任务书”,使用立足岗位比贡献“锦囊计”,以“硬核担当”“最美逆行”重笔写下“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的完美答卷。

  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南华医院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做好科学精准防控工作。从守好“三道门”到管好“三类人”,全院各科室、部门协同联动,发热门诊和核酸检测24小时开放,完成衡阳市4区8个点的接种及保障工作。在自身人员紧张、防控压力大的情况下,该院先后派出近60名医务人员支援上海、长沙、株洲等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圆满完成各项支援任务和疫苗接种任务。


  抗疫“思政课”持续进行


  无论是疫情阻击战,还是疫情常态化防控,对南华医院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抗疫“思政课”一直是进行时。南华医院作为衡阳抗疫主战场,从抗疫一线到后勤保障、从守护患者到严守“三道门”,无论是研究生、住培生还是核工业卫生学校的护生,疫情防控中哪里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协助检测体温、指引就诊、病人宣教、捐赠物资发放、流调等工作,在医院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年学生们上前线、保后方,在抗疫“大思政课”中用行动做出时代应答。

  因此,南华医院学生志愿者获得南华大学“优秀战疫志愿服务集体”称号。学生们说:“我们通过参与、亲身体验,心灵受到了洗礼,身体得到了历练,感谢南华大学,感谢南华医院,给我们上了一堂战疫实践‘大思政课’。”现在,观看抗疫宣传片成了南华医院新职工的岗前培训、住培生、实习生、见习生的“开学第一课”。


  教学场地与实践体系完善


  在实践教学场地上,南华医院撰写了20余万字的医院院史,修建了院校史馆(含核工业卫生学校校史馆)、建设了湘南地区最大的核·医广场、设立了功勋墙、建设了核·医文化长廊……这些外在的文化宣传载体,均设置了抗疫专版,既传承了医院的核文化,更将抗疫精神融入其中。

  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医院师资力量丰富,现有职工160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人;高级职称260余人;教授、副教授6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40余人;博士后、博士、硕士410余人,拥有30余名省、市级学科带头人。60余名专家担任国家级学会或协会委员和省、市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100余名专家在国家、省、市级各类学会任职,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充足师资保障。

  今后,南华医院将始终把学生的思政教育与实践能力结合,将抗疫精神与核·医文化融合,注重学思相长,注重知行合一,注重因材施教,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入专业实践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爱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形成“重思政、树榜样、强能力、重实践”的南华思政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获批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一刀”除“二疾”,微创显神威
患者家门口享受先进诊疗
首次完成新冠病毒样本全基因组测序
患者间歇性跛行10余年
提升社区公卫水平 充实社区医疗力量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获批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2022-09-05 2 2022年09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