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永军 通讯员 李钢彪
8月30日上午,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内掌声雷动。作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代表,47岁的衡阳市公安局有组织犯罪侦查支队政委包汉珺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
从警20多年来,面对扫黑除恶急难任务、犯罪分子威胁恐吓以及“糖衣炮弹”的三重考验,包汉珺始终维护“铁血卫士、人民公仆”的形象, 交出“忠诚、担当、为民”的三张“答卷”。他侦办重大涉黑案件15起,打掉恶势力团伙87个,破获刑事案件1500余起;先后被授予“公安部刑侦专家人才”“公安部扫黑除恶专家人才”“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工作者”“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湖南省扫黑除恶先进个人”“湖南省最美基层民警”“衡阳市先进工作者”等数十项荣誉。
恪守绝对忠诚,不惧一切威逼利诱
“302”石某涉黑专案,是上至党中央、下至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大案。由于该团伙受境外黑社会组织影响,组织内部核心成员均已洗白,首犯石某沉默拒供,案件侦办一度陷入僵局。临危受命后,包汉珺作出一个极具考验性的决定,他本人与石某同吃同住,对石某开展心理画像,围绕其成长背景,情感经历细琢慢究,捕捉其心理习性和性格弱点。最终,包汉珺以石某最在乎的两个关键人物为突破口一举攻破石某心理防线,成功侦破该案。
在办理某涉黑案件时,黑恶分子不仅通过造谣对他进行诽谤,更有团伙头目要求单独对话,求其网开一面,并承诺给他100万元报酬。包汉珺不为所动,坚决抵制诱惑,始终保持了人民警察一身正气、保护人民的本色。
自2008年调任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专司扫黑除恶工作以来,包汉珺面对诸多作恶多端的犯罪团伙,经受多重考验,在怀化新晃操场埋尸案、石某涉黑团伙案等一大批重大有影响的大案要案审讯工作中,包汉珺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和上级指示,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真正做到了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他还逐步成长为湖南省重大案件审讯攻坚不可或缺的专家人才、公安部刑事侦查审讯专家。
常怀赤子之心,直面群众“急难愁盼”
2003年,崔德平被数名蒙面人故意伤害。因为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的隐蔽,省市先后四次成立专案组都未能破案。他上访长达16年,成为出名的“上访户”。
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该案被列为一号目标案。包汉珺再次临危受命,他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深入珠晖区千家万户开展调查。在连续四十多天不分昼夜的走访中,包汉珺以围山打猎、穷尽证据的破案思路,深入百姓当中,抽丝剥茧,一点一点搜集证据,还原真相。功夫不负有心人。16年前的蒙面伤害案最终在2021年得以告破,黑恶势力被绳之以法。
在破案情况通报会上,崔德平泪流满面、激动不已,多年怨恨终于释怀。
从警以来,包汉珺当过铁路公安、巡特警,再到刑警,工作岗位在变化,但心系群众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包汉珺还自费印制大量警民联系卡,分发给基层群众。“有事直接打我电话。”每送出一张警民联系卡,他都会对群众作出掷地有声的承诺,这也为群众带来了踏实的安全感。看到他一心为民的工作态度,联想到他黝黑的皮肤,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包黑子”。在湖南省最美基层民警的评选中,他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甘于无私奉献,舍弃小家为了大家
14年的扫黑除恶战斗生涯,包汉珺时常遭到黑恶势力的威胁。犯罪分子想方设法搞到他家的住址,多次在他家门口投放匕首和硫酸,进行明目张胆的威胁。
2018年大年三十晚本是团圆的喜庆时刻,而他却收到一条恐吓短信:“你的儿子我分分钟可以处理他。”把他家人吓坏了。但包汉珺无所畏惧,他说,自己从事的是正义的事业,决不会向邪恶势力低头。同时,为了孩子的安全,包汉珺的妻子不得不舍弃心爱的工作,全程陪伴孩子读书。
2019年6月,正全身心侦办“怀化新晃操场埋尸案”的包汉珺突然接到消息:83岁的老父亲因病重正在青海老家医院的ICU进行抢救。在艰难的抉择面前,包汉珺深知“忠孝难两全”,他最终选择坚守工作岗位,请求家人予以谅解。
对于母亲杨金兰,包汉珺更是感到深深的愧疚。因为办理专案他未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从警24年,包汉珺跟父母亲团聚不过十次,且每次见面还都匆匆忙忙,多因临时的办案任务而紧急返回。
包汉珺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对党忠诚是建警之魂、纪律严明是治警之要、服务人民是立警之本、执法公正是从警之基”。他把这种要求当做行动准则和始终坚持的人生信条。
如果警察就是照耀着这座城市的光,包汉珺希望自己是那一束最强烈的光,无时无刻不在荡涤黑暗、护佑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