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谭明星 罗军)“感谢屋场恳谈会,解决了我们和周边6个组的土地权属纠纷。”近日,在衡南县向阳桥街道办事处白洋村大岭山组,组长全裕荣一边给果园里的果树浇水一边点赞。这六七十亩旱土荒废了数十年,曾是信访“老大难”。两年前,县委主要负责人带队来村里召开屋场恳谈会,随后相关部门也多次来村组召集群众恳谈,当年底终于明确了权属,现已开发成四季果园,让杂草丛生的荒山充满了生机。
近年来,衡南县力推“屋场恳谈会+信访”新模式,狠抓源头治理,“小屋场”展示出“大能量”,促进了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该县2019—2020年连续两年成功创建国家信访工作“三无”县,2019—2021年连续三年获评省级信访工作“三无”县。今年,进京、赴省、到市、来县上访量分别同比下降87.5%、6.25%、46.61%和9.65%,该县获评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
许多上访事件源于群众对政策不理解。为此,衡南县通过屋场恳谈会零距离宣讲,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在群众家门口把政策讲准讲透,纠正认识偏差,有效降低上访率。恳谈会由县级干部牵头,县直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党员干部参与,把群众不知晓的政策讲透,把群众理解有偏差的政策讲准,解开心结、理顺情绪。该县还明确规定,参会干部要对党的方针政策、近期重点工作以及所在村的社情民意“三必熟”,并注重融入渔鼓、快板、花鼓戏,用“群众语言”通俗宣讲,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在“整县推进、每村都开”的基础上,该县已经把恳谈会开到村组屋场、社区小区、学校操场、企业车间、项目工地甚至互联网群组,延伸到各行业各领域,使政策宣讲遍及城乡。
屋场恳谈会成功的关键是让群众把心里话说出来。该县坚持不拘形式轻松谈、不限时间随意谈、不定内容广泛谈、不打板子敞开谈的“四不四谈”原则,让群众直言相告、倾情诉说,让党员干部了解其“心结”,一些信访矛盾或纠纷苗头在随心的发言中被提出、被聚焦,最终被有效化解。党员干部先做倾听者,再做解惑者,把屋场恳谈会变成敞开心扉的“倾诉会”、群众思想的“教育会”、信访矛盾的“调解会”。
自首推屋场恳谈会制度以来,衡南县激发了群众主人翁意识,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全县共召开屋场恳谈会12298场次,收各类问题9988个,已解决8061个;成功化解国家信访局交办的第一批、第二批重复访治理案件数108件、化解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