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升
近日,衡阳市首批5000名年轻机关干部肩负组织重托与光荣使命,奔赴乡村振兴一线,在衡州大地唱响了“我的衡阳·我的奋斗”最强音。这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次火热实践,也是衡阳创新干部人才成长“长回路”机制的生动缩影。
把基层一线、艰苦边远地区作为历练干部的广阔舞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年轻干部关键是要虚心用心、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切忌主观臆断、不懂装懂。”基层一线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检验年轻干部的历练场、试金石。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无论是发展产业、乡村治理,还是疫情防控、春耕生产,都迫切需要更多有志向、有能力、有奉献的年轻人,同时年轻干部也迫切需要在基层一线“蹲苗”“淬炼”“壮骨”。只有摆正心态,放低姿态,融入基层,才能真正实现年轻干部与基层一线的“双向奔赴”。
当好“小学生”,要在虚心请教上俯下身子。从机关到基层,年轻干部要转变角色、虚心学习。乡村振兴是一本厚厚的社会“大书”,必须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把基层一线作为自我升华的难得机遇、作为锤炼本领的实战课堂,既勤于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又善于从实践中深化认识和理解,更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请教“土方子”,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能力水平,认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善于总结提升,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真正做到“打一仗进一步”,努力把“论文”写在衡州大地上,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最好成绩。
当好“小学生”,要在干事创业上敢担担子。担当是一切动力的源泉,也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保证。市委书记秦国文多次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服务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勇于担当、勇挑重担。作为奔赴乡村振兴一线的勇士,更应当冲在前、打头阵、当尖兵,努力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开花结果。敢于扛重活、打硬仗,切实将“抬头看”的理论高度转化为“低头看”的实践深度,既要“身入”基层,又要“心入”基层,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事实也反复证明,不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不接几个烫手的山芋,就不能激发个人潜能,也难以磨砺担当重任的真本事。要在复杂情况下多摔打,把根基打牢、打实,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和基层工作的“多面手”,为实现梦想攒足后劲。
当好“小学生”,要在敢闯敢试上找准路子。没有一种只争朝夕、敢闯敢干的奋斗姿态,没有一种锐意进取、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就很难在基层干出一番事业。年轻干部视野开阔,必须借鉴他山之石,把机关的好经验好做法创造性地带到基层,善于用好“朋友圈”“资源网”,在乡村治理、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闯出一条新出路,不求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而是真正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红火。
到乡村去,把汗水挥洒在乡村大地上,把实事办进老百姓心坎里,把奋斗镌刻到峥嵘岁月中。我们坚信,“衡州万雁”必在新征程中书写更绚丽多彩的乡村振兴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