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衡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琪 通讯员 谢新德 卢健
“这次回家很舒心,小区干净整洁,车子停放也井然有序,进出都很方便!”2月11日,春节给爸妈拜年的资海燕对家乡生活环境的改变赞不绝口。
资海燕的父母家在耒阳市发明家广场南区,这是个二十年的老小区,共有20栋房子,居民四千多人,却没有物业,排污管道经常堵塞,污水外溢,广告招牌到处都是,临街门面在屋后乱搭乱建现象比较突出,资海燕每一次回娘家都曾牢骚满腹。
去年,耒阳市全面开展标准化治理,将五里牌街道发明家广场片区作为重点治理点,整个片区的排污管道重新铺设,所有的违章建筑全部清除,墙壁统一粉刷,道路进行油化,所有经营门店统一招牌,并新建了分类垃圾亭,划设停车位,片区面貌焕然一新。
“环境好了,前来消费的客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做了近十年餐饮的老板尹建云对现在的经营环境十分满意。
江志民是第20栋的楼栋长,每天,他戴着红袖章在楼栋前后进行治安巡逻、文明劝导、规范停车,宣传安全用电、爱护卫生……和其他19个楼栋长一样,这些由居民代表推选出来的楼栋长认真管事,及时处理所有问题,小区秩序持续变好。
城市环境变好了,乡村环境也不能落下。耒阳大义镇永红村、三架街道元木村、淝田镇集凤村、遥田镇被塘村……一大批村落短期内脱胎换骨,成为乡村治理标准化的典型示范,耒阳农村的标准化治理也掀起了高潮。
走进耒阳市三架街道元木村4组,统一粉刷的白色墙壁、更换的蓝色屋顶、乡风文明公益广告给人耳目一新,广场上新安装了健身器材。“现在我们的生活跟城里没什么两样,湾里进行了标准化建设,设施齐全,大家就像生活在公园里!”村民杨春芽开心地说道。
标准化治理还给村里的百年古井盖上了新棚子。村里正在操办喜事,在井边洗菜的杨勤芳发出感叹:“这个棚子搞得好,挑水洗菜雨天淋不着,夏天晒不着。”
去年以来,元木村4组由议事会成员牵头,组织召开屋场恳谈会,专题研讨标准化治理,决定从集体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将池塘周边进行了硬化,新增了石桌椅,供村民休闲散步。组织拆除旧房与废旧杂房,清理垃圾死角,修建公共厕所。下一步,村里还将利用村前的樟树林,开辟出一个休闲公园。
“湾村明白人”杨启平还牵头制订村规民约,主动监督环境卫生,开展评比活动,带领群众开展义务劳动。在他的带动下,大家一起参与标准化治理,湾村一天比一天漂亮。
“只要是为群众做实事,我们一定全力支持。”驻元木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斌主动参与标准化治理,指导制订系列管理制度,主动联系后盾单位提供支持,为乡村治理标准化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