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可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当早春的新芽破土而出,我们已挥手告别了极不平凡的2021年,迎来了充满希望和生机的2022年。
展望2022年,我们豪情满怀。市委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当好高质量发展的“施工队”,领好“施工任务”,领会“施工要求”,绘制“施工图纸”,明确“施工责任”,确保“施工质量”,在新赶考路上勇毅前行,书写时代新答卷。
站在展望前行的新开端,时光已将过去酝酿成一坛佳藏浇灌在每个人心头,孕育着全新的成长和力量。
春来奋力跑,带着“施工队”独一无二“闯”的姿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殷殷嘱托湖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一个“闯”字背后,预示着无限可能;始终保持坚韧不拔的“闯劲”,是打开通向更加美好未来的“密匙”。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衡阳“高质量发展”这条新路子是等不来、要不来,按照常规的工作思路、方法也抓不来的,必须要以“闯”的姿态,闯出一条新路来。衡阳将紧扣省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三大国家级产业集群”,聚焦原地倍增、数字赋能、延链强链、提质改造,在申报国家级高端输变电产业集群抢抓新机遇,建设“中国特变电气城”和“输变电特色工业小镇”,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闯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春来奋力跑,带着“施工队”兴旺发达“创”的劲头。由“闯”起步,靠“创”加速。俯身躬行衡阳中心化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创”,才能创出非常业绩,才能创出好经验,才能开创美好未来。衡阳历来创新基因强大、创新土壤肥沃、创新潜力巨大。我市坚持创新首位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面推进产业创新、金融创新、模式创新及机制创新五大重点,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创新源泉得到充分涌流,创新活力能够竞相迸发。相继创新建立和运行重大项目建设“五制一平台”机制、底线工作“五全一常态”机制,创新出台“专班推进” “赋码保护” “优化企业奖补” “纾困解难清单”等硬核措施,围绕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创”出了一套赋能增效的组合拳,加快制度机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成为全省“努力打造走在全国前列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排头兵和先行者。衡阳的“全国首创企业赋‘码’保护机制”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1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今天的衡阳,一个个企业在创新浪潮中千帆竞渡,一批批人才在抢抓创新高地中勇攀高峰。今天的衡阳,有足够大的舞台供企业去创新、去创业,有足够宽容的环境让人才去挑战、去冒险。
春来奋力跑,带着“施工队”家喻户晓“干”的作风。发展的奇迹,不是喊出来的,而是扎实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只有在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干在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上,“闯”的精神才会有发力点,“创”的劲头才会有落子处。近年来,衡阳被赋予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新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全国粮食先进市、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市、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先行先试示范城市及湘南地区中心城市、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等一批国字号荣誉和金字招牌纷至沓来。这一切,正是奋斗托举了衡阳的发展,是实干成就了今天的衡阳。历史属于奋进者,时间不会辜负实干家。衡阳是每个人的衡阳,为衡阳奋斗是每一个衡阳人的责任。
征程万里风正劲,劈波斩浪启新程。新的赶考之路早已开始,衡阳将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勇当敢闯敢试的开拓者、坚忍不拔的创新者、真抓实干的奋进者,迅速进入满负荷状态,开足马力,大干快上,在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推进“三强一化”建设上,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的辉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