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①)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切实稳住经济总量争先进位的态势、稳住综合财力首次迈进全省第三的格局、稳住高质量发展指标持续攀升的气势,稳住争先创优的使命感和精气神。
就抓好今年的工作,朱健强调了三个关键词:导向、制度、文化。
朱健强调,要进一步明晰干事创业、追求卓越的价值导向,围绕底线坚守情况、主要经济指标表现、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获得情况等,引导大家在经济建设赛马场上比学赶超。进一步树立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以常态化机制激励县(市)区、园区、市直单位争先创优,切实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常态,让“闯”“创”“干”在衡阳蔚然成风。
朱健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攻坚克难、固本强基的制度创新。认真落实《衡阳市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实施办法(试行)》,采取“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工业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划分企业类别,实行差别化政策供给,从而更好集聚优质要素资源,推动全市工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五制一平台”、企业赋码保护等现有的各项制度进一步明细则、抓落地、抓执行,使制度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延伸到一线,充分发挥应有效力。
朱健强调,要进一步弘扬团结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文化。大力倡导团结拼搏的精神品质,巩固相互鼓掌、相互欣赏、相互补台、相互协作的团队文化,不断推动委办局、县(市)区、园区,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衡阳与省厅、自身与外部资源之间形成有效发展合力。大力弘扬永不言弃的文化特质,倍加珍惜衡阳固有的这一基因,在一次次成功和突破中积累自信,绝不在一次次放弃和退缩中产生遗憾。
“干事创业,人是最关键的因素,责任是最大的变量。”朱健要求,全市政府系统要进一步强化“跟着走”的意识,提升“跟得上”的能力。把队伍作为为政之本,带出更多“胸中一团火、脑中一盘棋、心中一本账、工作一门清”的衡阳干部,为衡阳的长远发展奠定更厚实的骨干支撑。把勤奋作为为政之要,身在衡阳、心贴衡阳,到一线中深入了解衡阳、敬畏衡阳、奉献衡阳。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让2022年成为衡阳的跨越之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市领导黄立、谭敦龙、胡志文、朱春光、杨洪峰、谢宏、黄艳娥、陈礼洋、肖吉顺、陈淼、陶朝晖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