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系统汉语》之118~~~
古诗词中觅良药之白芷~~~
《第一炉香》~~~
《007:无暇赴死》~~~
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系统汉语》之118
一日吃三枣 百岁不显老

  ■李   银

  很羡慕鲁迅先生的后园:“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野草·秋夜》)。因为我家后园只有两株桃树,结出的桃子毛茸茸的,味道也不好。而枣,实际上比一般果子都要好吃:鲜的好吃,干的也好吃。杜甫说他十五岁的时候,“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百忧集行》),并没夸张。

  乡间谁家里若种有那么几株果树,要想有收获,唯一的办法就是守,不然是禁不住村里孩子惦记的;而且,即使抓住了“贼”,也不好怎么样,没有谁会因为这个去找其父母投诉。可能是因为嫌麻烦,我们那里没几户人家种果树。

  不过,离我家两里地的堂舅家那边,有好几株大枣树。每年七八月间,村里的孩子们总会以寻猪草为名,溜到树下弄几颗尝尝,我自然也不例外。但堂舅妈看得很紧,又很凶,对于我这个外甥并不会留丝毫情面,只要看见,轻则痛骂,重则会拿起杆子来撵的。因此,记忆中,她家的枣,我似乎从来就没有尽兴过。倒是邻近她的一户人家,住在逼仄的山窝窝里。屋里的婆婆也很凶,还养有狗。但有一回,我同侄子寻猪草打那经过,狗与人竟都没在家,我们便放肆摘了约摸有两斤,放在篓里用猪草盖着,喜滋滋地一路回赶一路吃。这玩意太补了,才到半途,侄子的鼻子竟流血了,我们才赶紧止住了嘴。

  高中毕业时,有次跟几个同学从五十里开外的一所县办中学徒步走回,途经一条长垄,发现家家户户门前都种满了枣树。当时正值暑季,满树的青枣琳琳琅琅,真是馋人。虽然没有摘过一颗,但在以后许多年,仍被作为最美好的场景,常常出现在梦境里。尽管后来在北方见到了大片大片的枣林,也不以为意了。

  枣树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因枝茎上长有许多尖刺,所以称为“枣”。所从“朿”,甲骨文写作   ,就像树上长有尖刺的样子。品种很多,据《尔雅·释木》,早在周代,即发现有壶枣、要枣、白枣、酸枣、齐枣、羊枣、大枣、填枣、苦枣、无实枣等十一种。到元代,《打枣谱》中记载多达七十二种。清代乾隆时期的《植物名实图考》则记录有八十七种。大致分大枣与小枣,甜枣与酸枣。古人将大而甜的,称之为“棗”;将小而酸涩的,称之为“棘”。两字看似相同,都是以“朿”重叠,表示它们植株多刺,但两者音义区别却大:枣树的树皮为褐色,其果实成熟后也会变成紫红,所以音义同“早”,如黎明前的东方天际之色;而“棘”的音义则同“脊”,如脊椎骨一般尽是刺,其果实根本就忽略不计了。后来,又将“棗”下面的“朿”省写作两点,便彻底跟“棘”分道扬镳了。

  枣子虽小,却不能小瞧。别看它耐旱、耐涝,甚至连盐碱地都能存活,但直到公元一世纪,它的生长地还一直只有中国。曾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唱过主角,地位不在丝绸、瓷器之下,被西方称之为“Chinese date”。就是如今,中国也还是世界上唯一出口红枣的国家。

  红枣不只味美,其营养价值也堪为“百果之王”。民谚称:“一日吃三枣,百岁不显老。”不但枣肉有养胃、健脾、益血、安神、滋补、强身之效;全株也皆可入药,据《本草纲目》:叶,“治小儿壮热”“小儿伤寒”“反胃呕哕”。木心,主治“中蛊腹痛,面目青黄,淋露骨立”。根,“令发易长”。皮,主治“昏者复明”。枣核,主治“腹痛邪气”。现代医学也证实:枣果含有人体所需18种氨基酸,维生素A、B1、B2、C、E、P和烟酸,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P极为丰富,具有“天然维生素丸”之称。它所特有的环磷酸腺苷,能调节细胞的分裂繁殖过程,是“生命第二信使”,能起到防癌抗癌、增强人体免疫力、抗衰老、强记忆、保肝、养发、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作用。

  为此,人们附会出许多美妙的传说。传说红枣本是天界的仙果,王母娘娘见大禹治水有功,便派金童玉女带20颗仙枣来到人间作为赏赐。谁知小神仙经不住诱惑,自个儿偷偷吃了。王母知道后,准备斩了他俩。幸得观音求情,才发配他俩化作枣核造福人间。由于他俩身形不同,金童变成了长枣,玉女变成了团枣。最初,枣子只能由青变白。一次,王母来人间巡游,闻得枣香,禁不住去摘,却不小心被刺扎了手,鲜血滴到枣上,于是枣变成了红色。

  如此以来,红枣是金童玉女的身子,王母娘娘的血,其身价真是高到天花板了!历史上,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都视之为珍宝。《战国策》说:“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枣栗之利,足食于民”,因此有“铁杆庄稼”之称。由于“枣”与“早”同音,衍生出特有的“早文化”。

  首先是“早生贵子”。《国语·鲁语》记载:“夫妇执不过枣栗,以告虔也。”自古以来,婚俗中从订亲到婚宴、洞房,乃至于第二天见公婆,都离不了枣。

  其次是“早早高升”。《周礼·天官·笾人》里讲“馈食之笾,其实枣、卤、桃、榛实。”在重要的招待礼仪中,枣是不可缺少的,排在第一位。如今正月间,全国各地拜年时,招待客人进屋的第一杯茶,称之为“挂红”,茶里必放的就是两粒红枣。寓意来年的日子会红红火火、步步高升。香港人更是特别注重,即便是在平时招待贵客,也习惯在一茶碗中放入五颗大红枣儿让客人饮用,寓意着“五子早登科”,包含了人生成就的方方面面。

  1968年,香港同胞在给中央和毛主席的信中,指名要吃“祖国陕甘宁边区的红枣”。陕北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受光合作用的影响,这里的红枣糖分易积累,口感甜糯,是中国产枣最丰盛的地区。加上西北气侯干旱,红枣通常挂在枝头自然风干,因此,品相极佳。同时更重要的,是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仰慕。著名的延安枣园,就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等先后都居住在那里。可以说,红枣的“红”,为滋养红色队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独陕北,其它地方也是如此。

  因此,比起南方的“囫囵吞枣”来,红枣在北方,尤其是西北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更高,所创造的红枣文化也更丰富。春节时,要蒸枣糕来祭拜诸神;端午节时,要用红枣来包粽子;中秋节时,用枣来祭祀先祖;腊八节时,要用小枣来熬制腊八粥;小年夜时,要用黍面和红枣做成年糕;平时还将枣子做成枣馍、枣炒面、阿胶枣、枣粉、醉枣、枣汁、枣啤酒、蜜枣……可以说,他们在如何吃枣上真是做足了文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一日吃三枣 百岁不显老
窜纫蕙芷人格香
重温张爱玲写的爱情故事!
丹尼尔的007系列的完美谢幕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一日吃三枣 百岁不显老 2021-11-28 2 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