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8月01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诗词中觅良药之麦冬
苦禹州溪旁长“禹韭”
麦冬

  ■谭浩泉

  雨膏蒸土兰芽热,粉魂淡艳凝缃缬。

  柳条无力受东风,桃叶春江弄花月。

  屏琐虫栖化粉蛾,帘甲蜂钻抱残蛹。

  麦门冬长柔堪结,桐轮辗尽棠梨雪。

  宋代·周弼《春浓曲》

  周弼《春浓曲》后面还有六句:“门掩车箱铜较闲,瓶敲井干青丝绝。君不见楚王酣宴,嫌怕旁人说春晚。玉钗埋遍细腰人,章华台上苍苔满。”作者的另一首借景感怀之词《浣溪沙》,抒发政治抱负不得实现的感慨和愤激也令人感慨:朴朴精神的的香,荼蘼一朵晓来妆。

  雏莺叶底学宫商。著意劝人须尽醉,扶头中酒又何妨!绿窗花影日偏长。

  麦门冬亦作麦门、麦冬。多年生草本植物。初夏开紫色小花,总状花序,果实裂开露出种子。可入药,为滋养强壮剂,又有镇咳、祛痰、利尿等作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麦门冬》:“麦鬚曰虋(mén),此草根似麦而有鬚,其叶如韭,凌冬不凋,故谓之麦虋冬。”

  “天冬更有麦冬灵,追仗安神嗽自宁。投药须教心悉去,食鱼偏忌鲫多腥。除烦力可清心气,止渴功能入肺经。正苦炎蒸降盛暑,秋风何幸到园亭。”(清代赵瑾叔《麦门冬》)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的治疗。麦冬属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种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麦冬原产中国,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林下或溪旁。

  《神农本草经》将麦冬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药物,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本草分经》称麦冬“甘、微苦,微寒。润肺清心、泻热生津、化痰止呕、治嗽行水”。《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能入胃以养胃液,开胃进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宁嗽。”中医认为,麦冬有镇静、催眠、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肿瘤等作用,尤其对增进老年人健康具有多方面功效。

  历史上,湖北襄樊山麦冬曾是中药麦冬的一种,与杭麦冬、川麦冬并称。2010版《中国药典》新增“山麦冬”药材,从此山麦冬和麦冬成为两种药材。襄樊市欧庙镇被誉为“中国麦冬之乡”,所产山麦冬称“襄麦冬”,产量大、品质优,具有“白、干、净、匀、大”的特点。2008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襄麦冬”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麦冬在河南禹州被称为“禹韭”。禹韭之名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地里的庄稼丰收了,老百姓产的粮食吃不完,大禹就命令把剩余的粮食倒进河中,河中便长出了一种草,即麦冬。人们称此草“禹余粮”。由于此草产于禹州,叶窄而细长,形似韭菜,故叫做“禹韭”“禹霞”。此草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的功效,故又被称为“不死药”。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麦冬能改善心肌收缩力,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由它作为主要成分的生脉散药剂,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生脉”或“复脉”的效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采采芣苡
苦禹州溪旁长“禹韭”
《怒火·重案》:让您重温经典港式“风味”
《贝肯熊2:金牌特工》人与动物的动画科幻寓言!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苦禹州溪旁长“禹韭” 2021-08-01 2 2021年08月0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