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永军 通讯员 许建文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衡东县公安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最高站位打击涉黑涉恶,以最强执行力推进“打伞破网”,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为老百姓安居乐业提供了坚强保障,有力确保了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7月8日,该局被评为“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
提站位,强化组织领导
扫黑除恶事关政权稳定、国家根基、人民福祉。衡东县公安局党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建设“平安衡东”的重要抓手,组织全体民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市、县相关文件会议精神,从思想上共鸣,从认识上对标,激发“不达目标不收兵”的昂扬斗志。县公安局精心组织、靠前指挥、密集调度,并抽调精干警力组建工作专班,强力促推各项工作快速有序开展。全局民警(职工、协警)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协同推进案件侦办、线索核查、深度挖潜、积案清理等工作。
造声势,广泛宣传发动
衡东县公安局统筹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检举揭发涉黑涉恶线索和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体战、持久战和人民战争。
该局先后印制海报、便携手册、政策汇编等宣传资料8万余份,制作横幅1180余幅,切实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把建筑工地、集贸市场、宾馆旅馆、娱乐场所和主次干道等处作为重要的宣传阵地,定期不定期组织干警上门上路,加大力度、加密频次开展专题宣传。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局内“双微”平台、电视专栏、室外大型电子显示屏等载体,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工作动态和典型案例,持续扩大宣传覆盖面。该局建立健全线索举报奖励机制,广泛公布涉黑涉恶线索举报地址、电话,设立多个定点举报箱,提高群众检举问题线索的积极性。三年来,共动员群众检举揭发涉黑涉恶案(事)件线索150余条,核查涉黑涉恶人员、重点人员等信息500余条,涉黑涉恶线索核查精准率、办结率均为100%。
出重拳,全力惩恶治乱
衡东县公安局对黑恶势力犯罪和“黄赌毒”等治安乱象始终保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的强硬态度,实现了严打开路、以打促安。充分发挥刑侦、网安、技侦、巡特警等专业警种的尖刀作用,建立健全城区24小时常态巡防和接处警快速反应机制,对影响恶劣的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暴力犯罪案件进行集中整治,对群众反响强烈的“黄赌毒”、村痞地霸等乱象实行重点攻坚。
三年来,衡东县公安局共摧毁恶势力犯罪集团6个、恶势力团伙12个,破获涉恶类刑事案件77起,刑事拘留101人,移送起诉124人。通过严打立威、重典治乱,严重暴力犯罪和街面“两抢”案件基本绝迹,人民群众“谈黑恐惧、谈恶色变”的怪象不复存在。因工作成绩突出,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批民警荣记个人三等功及以上奖励。
求长效,深化建章立制
衡东县公安局始终坚持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以整章建制实现常态长效。坚持问题导向,按照“边打边建、除弊革新、破而立补”的工作方法和原则,研究制定了《衡东县涉黑涉恶线索发现移交制度》《衡东县涉黑涉恶线索摸排核查责任制》等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完善适应时代发展的情报搜集预警、线索摸排核查、风险防范化解等工作机制和手段。以新时代县域警务工作为载体,推动科技创新、智慧管控,强化部门间协同合作、齐抓共管。充分发挥社区干部、驻村民警、村辅警、网格辅警的地缘优势和阵地作用,把情报线索搜集核查和社会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的触手延伸至村(组)、社区(网格)。通过植优补短,各项工作效率、效果不断提升,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重点人员管控工作得到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进一步巩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