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4月06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软”组织不能“软”

  ■刘飞辉(作者现供职于衡南县委组织部)

  排查不能“讳疾忌医”,要勇于拿出来“晒一晒、剖一剖”,逐村“过筛子”,精准确定整顿对象,确保做到应纳尽纳、一个不落。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执政根基,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是执政根基中的短板、弱项。越是情况复杂、基础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党的组织、做好党的工作,确保全覆盖,固本强基,防止“木桶效应”。因此,要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一项事关政权稳固的重要工程来抓。坚持问题导向,严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雨过地皮湿”,将排查、整顿、验收等工作落到实处、做出实效。

  排查工作要由“讳疾忌医”变为“刮骨疗毒”。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已持续10余年,乡镇对此摸清了“门路”,每年的排查工作他们“心中有数”。真正的重难点村、问题村村情复杂,需要下大力气去攻坚克难,甚至有可能“吃力不讨好”,所以不能报,担心转化不了,完不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因此只报能转化、好转化的村。这就导致了“大病”没诊到,诊断的是“伤风感冒”。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不能“讳疾忌医”,要勇于拿出来“晒一晒、剖一剖”,逐村“过筛子”,精准确定整顿对象,确保做到应纳尽纳、一个不落。

  整顿工作要由“避重就轻”变为“较真碰硬”。软弱涣散党组织大多存在党组织支部班子“瘫”、工作落实“难”、作用发挥“软”、战斗能力“弱”等问题。在整顿过程中村干部往往会权衡利弊,不愿触及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不敢啃硬骨头,怕得罪人,以免在换届选举中不能连任;乡镇党委除了以组织制度要求教育村党组织书记外,很难有其他有效手段掌控村干部,导致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治没动力、没条件,存在“督一督,动一动”“一阵风”的问题。要跟进整顿,压实包保帮扶责任,对摸排确定的整顿对象逐个建立工作台账,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县直包保部门、乡镇干部和第一书记共同联系一个软弱涣散村的“四位一体”包抓制度。分别与包保村结成帮扶“对子”,限期破难题、结硬账,坚决做到不摘牌、不转化不撤离。

  验收工作要由“走马观花”变为“拨云见日”。对于上级验收,有些乡镇(街道)村(社区)党员干部“层层压实责任”,清现场、补台账、统一口径,待验收过后,“伤风感冒”治好了,“大病”却还未痊愈,“陈年旧账”还是算不清。验收工作不能“走马观花”,要“由表及里”“拨云见日”,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的,要严格责任追究;对不能及时摘帽的党组织,要联合会诊,制定继续整顿方案,强力推进整顿工作;对确定摘帽的党组织要继续抓巩固提升,坚持扶上马送一程,探索建立整顿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地级城市核心区的乡村如何振兴?
群音荟萃
立好“五心” 做好“五者”
对“软”组织不能“软”
清泉流韵迎客归 恳谈会上叙乡情
当年秘密根据地 今成红色教育景点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对“软”组织不能“软” 2021-04-06 2 2021年04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