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袁丹 汪恋) 近年来,为了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常宁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启用时同步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设立扶贫车间,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开启新生活。
作为常宁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金塘安置点位于曲潭街道办事处,安置了437户1497人。近日,记者走进金塘安置点看到,湖南尚珂伊针纺有限公司扶贫车间的十多名工人正在给袜子打包。贫困户张秋凤从海拔400多米的白沙观坪村搬迁过来,不仅居住环境好了,而且在家门口就业,挣钱、照顾家庭两不误 。“搬来前有点担心,心里没底,现在上班就在家门口,收入也不错,生活越来越好了。”张秋凤说。
在奔立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工校服。车间里30多位工人中,有三分之二是金塘安置点的贫困户。54岁的刘清文腿有残疾,以前无法外出务工,自今年6月扶贫车间开工以来,他已在家门口工作了半年,对新生活充满信心。
据悉,为了促进易地搬迁的贫困户就业增收,常宁市今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以新增50家就业扶贫车间为目标,将任务细分到各乡镇。目前,该市已引进了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参与安置点就业扶贫车间建设,今年新增扶贫车间18家。该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后续符合条件的扶贫车间,将启动快速认定通道,成熟一家就认定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