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8月,记者在珠晖区东阳渡街道金松村稻蛙养殖基地看到,贫困户李德会正在忙着为基地清理杂草。
“我家离基地近,平时基地有事,我和妻子就会过来务工。一年算下来,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将近两万元的工资。”看得出,李德会对这份工作很满意。除了劳务费之外,李德会每年还能从基地获得土地流转费以及入股分红费。
“家门口就业需要产业托底。做大做强扶贫产业,多渠道让贫困户增产增收,是扶贫工作的核心和关键。”金松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张波深深懂得只有做好产业才能有效扶贫的重要性。
2018年,经过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的牵线,专门服务三农的龙头公司——湖南振国农业有限公司正式入驻金松村。目前,该公司已在村里投资500余万元,先后开发了黄桃+迷迭香基地、生态果木采摘园基地、生态稻蛙养殖基地及生态渔业养殖基地。
在黄桃+迷迭香基地,记者看到,在漫山遍野的低矮山坡上,密密麻麻种植了13000余株黄桃、鹰嘴桃、脆蜜桃,而在桃树下,又套种了迷迭香。
“金松村多为丘陵地貌,土质为紫色页岩,导致农业产出不高,严重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张波告诉记者,扶贫工作队进村以后,为了因地制宜有效发展产业,专门从外面请来了专家察看,看看当地的地形地貌和土壤适合种什么,通过专家的评估,认为最适合种植桃树、枣树、还有迷迭香。“黄桃树苗去年刚栽下,今年能挂果,到了明年丰产时,年产值可达4—5万元/亩,迷迭香1500元/亩。”
据了解,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机制,并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入股分红、产品保底价回收等五种方式带动贫困户增产增收。
除了开辟黄桃+迷迭香基地,该村还新建了生态果木采摘园,园内种植有红心火龙果、桑葚、无花果等,这些特色种植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和贫困户的增收。
2019年10月,振国农业公司又投入了100余万元打造了稻蛙养殖基地,目前基础设施已完成,预计今年夏天将有大量稻蛙出售。
除了做好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工作外,扶贫工作队还很关心村民的生活,抓细抓实便民服务和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金松村地理位置偏僻,距离最近的东阳渡街道的集市要半小时的车程,而村里与集市又不通公交,因此,购买新鲜肉类、果蔬成了困扰贫困户和留守老人的难题。
为了解决村民购物的烦恼,工作队与村两委通过多方考察,积极引进湖南本土的电商平台“兴盛优选”,这一举措很好地解决了村民购物难的问题。
“只要手指轻轻一点,要买的东西就通过手机交易成功,第二天上午直接去村部拿就行了。”村民杨心言开心地说,“现在我们这些在外打工的人,再也不愁家里的老人出门购物不方便了,我们只要在手机上下单,买好的东西就直接送到了村部,甚至还会有人专门给你送到家里来。”
金松村“兴盛优选”电商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除提供网上购物外,也助力扶贫,他们会经常收购贫困户自家种的水果、蔬菜和土特产,通过电商平台帮着推销出去。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发展好村里的产业,让更多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同时我们会积极引导贫困户学会自主创业,这样一来,贫困户既可以享受劳动的成果,也可以稳稳地从劳动中获得一种尊严和幸福感。”张波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