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一个人,还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都必须要有点精神。因为有了精神就有了支撑,有了支撑就有了力量。
实现美好目标、成就伟大事业,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支撑。当前,我市正全力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级市,争当承接产业转移“领头雁”,在实现这一美好目标的征程中,既需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更需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高尚精神,这其中,广泛宣传劳模事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能凝聚加快衡阳发展所需精神力量。
作为我市工人阶级的闪光个人、代表力量,不论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唐兴平、“全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苏华,还是鸿富锦精密工业(衡阳)有限公司工程师彭虎、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师黄电源、“最美司机”李会生……他们虽然行业不同、岗位各异,但都有着共同特质: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忘我的拼搏奉献精神,始终走在我市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前列。他们身上所集中体现的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注脚,更是我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的“衡阳体现”。
我们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组织开展“工人阶级宣传月暨劳模精神雁城行”宣传活动,就是在全市范围内积极营造“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就是在积极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强音,就是在为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级市积累最有力、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学习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不能只是职能部门、媒体人员之事,每个社会群体、每个合格公民都应以劳模精神要求自己、提高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向劳模看齐。可以说,每一个劳动者热爱劳动的实际行动,就是对劳模精神最好的传播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