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文鹏
一边开办幼儿园一边竟还在领取低保,“贫困户”拥有商品房、小轿车,村干部竟然“错误”支付工程款……
衡阳市“互联网+监督”平台革命性地推动人工监督与技术监督有机结合,实现巨量大数据“碰撞”比对,主动精准发现问题线索,撕下“苍蝇”“蚂蚁”的“隐身衣”,让虚假骗取民生资金的贫困户、低保户立刻现出原形,彰显出反腐科技利器的强大威力。
海量数据“编织”成一张监督巨网
193个乡(镇、街道),2741个村(社区)8.3万笔收入、涉及金额约47.23亿元,16.53万笔支出、42.63万张票据、涉及金额约46.67亿元;196项民生资金,项目总额14.84亿元,到户资金24.41亿元……衡阳市“互联网+监督”平台聚合的这一连串数据,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市的监督巨网。
依托全市电子政务外网云平台资源,“互联网+监督”平台联通部门信息孤岛,充分整合各部门已有国家公职人员信息、企业法人信息、不动产信息、车辆信息等基础资源和数据,构建起一个覆盖全市的大数据智能云平台,织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体系。
“钱从哪里来,花在哪里。谁是经办人,有没有问题?”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群众关心的民生资金项目、精准扶贫、村级财务,只要登陆平台相关板块,便可“一站式”查询各类民生和扶贫项目、资金收支明细。群众发现问题线索,只要登陆“投诉举报”板块,就能实现“一键式”快速举报。
在“一站式”受理投诉举报和问题线索的基础上,我市出台规定,建立快速处置机制,要求“7日内受理,3个月内办结”。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办结的,需经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批准方可延长1个月。
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推进的形势下,“互联网+ 监督”平台为监督执纪插上了一对”智慧翅膀”。我市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不断强化对民生资金、项目的监管,把制度笼子扎得更紧更密更牢。
“一键式”举报让监督更给力
“衡南县松江镇果塘村的安全饮水工程支出有问题。”2018年2月3日,衡南县财政局在衡阳市“互联网+监督”平台村务公开栏收到群众举报。
公开、透明,是“互联网+监督”平台的一大特点。衡阳市“互联网+监督”平台就是全市最大的民生资金、村级财务“公开栏”。群众雪亮的眼睛让虚报冒领、挤占挪用、公款消费、损失浪费、滞留闲置等违法违纪行为无处遁形。
经查,果塘村安全饮水工程由衡南县水利局负责实施和拨付资金,镇水管站监管,由村里和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根据合同约定,施工单位要打13口水井,每口井深约60米,保证24小时水量达到60吨以上,以总工程款10.1万元包干。现任村支部书记颜昌元在明知施工方只打了12口水井的情况下,未经村支两委集体研究,仍决定支付老板工程款9.6万元,仅扣付工程款5千元,并且未及时入账。
衡南县纪检监察部门查明,由于果塘村前任总支部书记王一斌监管责任不到位,造成饮水工程未按计划完成。松江镇水管站站长李青松、衡南县水利局饮水办工作人员王春香在整个案件过程中也存在工作作风不实、未尽到监管责任等问题。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衡南县纪检监察部门对颜昌元、王一斌、李青松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王春香进行诫勉谈话。松江镇纪委责成果塘村村委会从打井老板处追回多付资金,并将之前暂扣的5000元工程款足额上交到镇财政。
“互联网+”让举报渠道更多元、监督更给力,对“微腐败”“雁过拔毛”等违法违纪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截至目前,衡阳市“互联网+监督”平台共接到投诉举报524件次,受理502件次,办结412件,查实160起,涉及资金2356.52万元。问题主要集中在民生资金、扶贫领域和村级财务方面。
大数据碰撞让“假贫困户”无处遁形
家住衡东县杨桥镇蛟塘村的熊江良万万没想到,他在株洲买商品房的事,怎么就被“互联网+监督”平台发现了呢?
“只要把各项民生资金的发放情况与买车人员、买房人员、企业法人、公职人员等基础数据进行比对,身份证号、违规领取补贴金额和时间等信息全部显示在违规领取补贴人员的名字后面。” 市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利用“互联网+监督”平台,执纪监督由被动受理转变为“主动出击”,让“假贫困户”“微腐败”无处藏身。
熊江良“假贫困户”身份,就是通过数据比对发现的。经核实,熊江良于2014年以因病致贫为由申报贫困户,并享受低保政策,在其申报贫困户过程中,蛟塘村村委、帮扶责任人朱聪芝存在不正确履行职责、识别不准、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最终,熊江良违规领取的资金被追缴,朱聪芝也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技术支撑,“互联网+ 监督”平台通过信息互通共享,实现数据的自动“碰撞”对比,打开了监督的“方便之门”,也大大提高了监督效率。比如,2018年2月9日,市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向衡阳县纪委监委发出交办函,一次性集中交办了92起贫困户疑似违规拥有房产车辆的问题线索。
平台还具备手动碰撞分析功能,让发现问题线索更为精准。今年6月,耒阳市纪委监委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将企业法人基础数据与城乡低保数据进行手动碰撞分析,系统立即弹出了刘某开办幼儿园还领取低保的线索。疑似违规问题很快被查实,刘某违规领取的16780元低保资金被追缴到位,其所在居委会分管城市低保工作的民生员闫某因工作不实等问题被纪检部门党纪立案审查。
据统计,自2017年11月衡阳市“互联网+监督”平台上线以来,通过数据分析功能,我市共发现疑似问题线索65052件次,上级纪委交办疑似问题线索2729件次,立案47件次,处理人数316人次,其中党纪政务处分49人次,追缴资金87.03万元。
科技反腐利器交出了一份令人民满意的成绩单,彰显了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惩治扶贫、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决心和信心,群众无不拍手称快,党心民心贴得更紧、社会风气为之一振。
>>延伸阅读 “互联网+监督” 可能用到这些新科技
>>延伸阅读
“互联网+监督”
可能用到这些新科技
党的十八大以来,“互联网+”不仅大大提升了纪检监察系统正风反腐战斗力,也释放了中国7.51亿网民和媒体监督的正能量。可以说,“互联网+”为正风反腐提供了强大支撑与高效助力。
互联网发展一日千里。目前,许多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正进入商用的前奏。如何在正风反腐中深度对接这些领先科技成果,我们不妨来个畅想:
——北斗系统
北斗短报文、高精度应用、车联网……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北斗系统作为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首次发布。这些最具亮点的功能与应用终有一天会运用到公务领域。公款出国(境),有没有改变行程去旅游?公务用车有没有“开小差”?当公职人员使用了北斗导航的手机,公务用车装载了北斗导航的系统,车道级的精准识别不仅能够让使用者本人知道自己到了哪里,而且能时时反馈给监管系统,告诉系统“人在哪里”“车在哪里”。一旦偏离预定轨道,问责将紧随系统实时的警报一起送到。
——微软小冰
微软小冰,是全球第一个以培养情商为目标的人工智能系统。它在与几亿人的对话中,学习人类特有的情感,并试着去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或许有一天,小冰可以助信访工作一臂之力。当群众踏进信访大厅的那一刻起,家庭机器人立马递上热毛巾、送上暖胃茶。小冰在与群众对话的同时,能够时刻关注对方情绪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对话搜集有效信息,对接数据库中所有相关的党纪法规,作出内容判断;实现举报件的分类梳理、定向传送,以及办理进度反馈。小冰,懂你!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
作为世界首台峰值计算速度超过10亿亿次/秒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自2016年6月正式运行以来,已在众多科学及工程领域取得100多项应用成果。预测“四风”易感人群与高发时段、“大数据”分析公职人员财产来源与分布、模拟“四种形态”的变化趋势,管你什么“妖魔鬼怪”,管你什么“美女画皮”,在“神威·太湖之光”的强光灯下,统统现出“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