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跳舞有很多好处,健脑、健身、健心。” 已经退休的夏老师看起来精神饱满,气色红润,她是高新区四一七队舞蹈协会成员,有了舞蹈,她的晚年退休生活多姿多彩。
问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文体活动的变化,夏老师说,“改革开放初期的文体活动远不及现在丰富,现在不仅仅是形式更多,也更有乐趣。”
夏老师忆起儿时,课余、放学后跟几个同学朋友约在一起跳橡皮筋就是那时的文体活动。后来参加工作,因为忙于工作和家庭,文体活动少之又少,经常下了班就回家照顾孩子,偶尔会和同事亲友们相约打羽毛球或者跑步锻炼身体。
“在上世纪90年代,跳舞是很时髦的活动,要买门票去舞厅跳,只有少数人能接触。”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体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广场舞在中国大地流行起来,夏老师也跟随潮流,加入了广场舞大军,每到傍晚便和朋友们一起跳广场舞。这让她们仿佛寻找到了“新大陆”,“锻炼身体的时候还能愉悦心情,结交朋友,人也越活越年轻了。”
“舞协未成立之前,我们都是自发组织,活动也比较单调,没有参加比赛,更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场地也是自己找,有时候下雨就无法跳舞。”2013年,四一七队舞蹈协会成立了,这让夏老师跟舞伴的舞蹈水平更专业。
“后来有关部门建设了排练厅,我们下雨也可以跳舞。”夏老师反复念叨。
夏老师和舞伴们经常参加各种比赛,并且荣获了2015年蒸湘区广场舞舞蹈大赛一等奖、湘南片区广场舞比赛二等奖等。除了比赛,夏老师还经常参加各种文艺演出,比如近年来每年举办的母亲节活动、老年大学重阳节活动、四一七队队庆50周年晚会,她和舞伴们总要上台表演节目。
不仅如此,社区还有了门球场、排球场、篮球场等。“我们社区门球队也很厉害,经常获奖。”夏老师自豪地说。
近年来,我市开展了“周末百姓剧场”“广场旬旬演、社区周周乐”等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体活动。
“今年九月,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在衡阳举行,更是让我们在家门口看到了一流的赛事。”夏老师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