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南县近尾洲镇满坪村,一名贫困户为圆全家人的楼房梦,用了5年多时间,他仅凭一己之力,一砖一瓦盖起了一栋二层楼房。
7月22日,记者在满坪村见到了这栋新房的“建筑师”——罗维清,一个48岁的汉子,妻子重度残疾,一双儿女正年幼,嗷嗷待哺。
除浇灌预制板之外,所有工序都是一个人做
眼前这栋30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就是罗维清的大作。外墙虽是红砖,但屋内却装饰得颇为温馨实用。
2012年,住在破烂土砖房的罗维清想给全家人盖栋楼房。当时,家里没有积蓄。他就想到了自己动手盖房,以仅有的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开始了艰难的自建房之路。
“除浇灌预制板之外,所有的工序都是我一个人做的。”罗维清身材瘦弱,身高仅1.6米,很难想像他是如何一步步肩挑手扛完成一栋房子所有工程的,“攒点钱就买建材盖一点。”罗维清说,这么多年来,他靠给别人干活攒到钱就买点建材,没钱了就继续干活攒钱,一步一步盖起了房子。“现在还欠着人家3万块钱呢,不过也不担心,很快就能还上。”
罗维清盖房子的事,在满坪村家喻户晓。村支书唐云峰告诉记者,罗维清虽然贫困,但是从不等靠要,十分勤快。他每天早出晚归,不是在田间劳作,就是在附近的基建工地上打短工。“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他在政府的帮助下加入护林员队伍,从此在附近的山头又看到了他巡山的身影。“如果所有的贫困户都像他一样,恐怕就没有贫困户了!”
加入合作社,脱贫致富有“机”可乘
衡南县农村经营服务中心驻满坪村工作队到来后,在满坪村创建了富民农机农技合作社。该合作社通过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对外开展农机作业服务,获得收入按股份比例分红。去年,罗维清不仅入股了村里的农机合作社,还在合作社里打点零工。除了工资,年底还能拿到分红4000元。
“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以土地及金融扶贫贷款入股,农忙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在合作社挣取劳务收入。”工作队队长阳秋林介绍,去年1月,富民农机农技合作社正式营运。和罗维清一样享受该合作社分红的贫困户有60人,当年,罗维清一家四口脱了贫,他所在的满坪村也摘了帽。
下一步,合作社还将加强土地流转,最终达到流转土地1500亩,农机服务3000亩以上的规模。“今年预计实现20万元以上的收入,有了这个‘发动机’,贫困户稳定脱贫不是问题。”阳秋林十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