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民等代表提出《关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指出,当前,我省各级政府均在多方采取措施,保障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基本配置和稳定性,但乡村学校条件简陋,设施设备陈旧等现象仍然严重,建议改善农村教育环境,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职称评定、晋级以及评优评先等方面应当向农村教师倾斜,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办理成果】
承办单位指出,该建议切中了农村教育的核心,对解决相关问题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近年来,承办单位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尽力改善农村教育环境。通过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改善农村教育环境,各县(市)区出台了2016——2020年标准化学校创建规划;通过推进“全面改薄”工作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我市制定了“全面改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五年规划。二是出台《衡阳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保障乡村教师待遇。《实施细则》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及待遇提出了详细的要求,指出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乡村教师职称评定办法、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措施打算】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难点。重点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二是注重综合施策,突出统筹协调。抓住同步建设城镇学校等十个要点统筹发力,协调发展。三是注重制度设计,突出标准制定。改变过去主要依靠倾斜政策和项目扶持的手段,更多注重顶层设计,走向标准、制度和规则的创新。四是注重管理创新,突出务实管用。通过具体的管理创新,使政策落到实处,见到效果。如对大班额学校实行“销号管理”,依托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留守儿童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