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飞
“亲爱的同学们,寒风如割,大雪将至。在降温的冬日里,为给早起奋斗的合师公主和王子们带来温暖……”近日,一封名为《励志早餐传递合师温度》的信席卷了合肥师范学院学子的朋友圈,“一分钱的励志早餐”,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与追捧。
在当下多数大学生的生活安排中,“早起”似乎不是一个必选项。在经历了高中阶段紧张刻苦的学习经历与应试准备之后,大学生的生活节奏开始逐渐放松,“起不来床”成为了一部分学生的常态。“一分钱早餐”的推出,不仅能够给予具有早起习惯的大学生相应的福利,也是对他们自律的鼓励以及正向激励。
一日之计在于晨,“励志早餐”出现的意义更在于能够争取相当多本可以起床却习惯性赖床的“中间派”,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校方推出“励志早餐”活动,不但提升了学生早起的积极性,在客观也上促进了大学生的习惯养成与身心健康,也为学生争取了原本属于床铺的时间,使他们将更多的时间投入自我提升。
而且相较于传统的管理方式,“一分钱早餐”更多地体现了温情、关怀与信任。这种方式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能够激发他们早起的内在自觉。与其采取扣分等强制性手段,我想学生更愿意接受建立在尊重基础之上的正向反馈。毕竟习惯是需要自己养成的,能够克服惰性,在做好自我约束中走向进步,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一分钱早餐”,从活动倡议到学生响应,这种同频尤为可贵,因为不论对于学校的发展还是学生的成长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学生自我约束与克服惰性的经历和过程,也是一笔人生中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