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红辉 通讯员 陈曙霞 肖高良
连日来,“舍远求近”赴衡阳县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观赏雾凇的游客络绎不绝。
沿着新铺设的上山油路轻松前行,几分钟就到了入口,高大的“岣嵝峰”牌楼下,游客们在售票处有序购票、检票上山。继续上行,逐渐可见隐隐约约的山体“雪线”将岣嵝峰一分为二,雪线上白茫茫一片、逶迤磅礴,雪线下绿树成荫、苍翠欲滴,令人叹服大自然的神奇。
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成立于1995年11月,2012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东西宽14公里,南北长17公里,总面积2067公顷,辖南岳72峰之岣嵝峰、嫘祖峰、白石峰等5峰,最高海拔1106米;保存着湖南罕见的原始次生林1000余亩,拥有动植物1000余种,有名冠潇湘的青钱柳(摇钱树),有“活化石”之称的银杏、水杉,有江南之最的锥栗树,有世间罕见的梭椤树,还有野猪、獐、麂、鹿、狐狸、杜鹃、画眉等野生动物,被誉为“湘南生物基因库”。
自建立以来,围绕“建成以休闲度假为主,集避暑疗养、公务活动、科普教育及弘扬禹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的总体思路,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1亿元,香冲水上娱乐中心、李山河水滑道、白石峰攀岩基地、老岩探险、射击场、烧烤场、垂钓区、露营区、嫘祖殿等景点开发成效显著,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年旅游总收入达1000万元。
从禹王泉左侧拾级而上,依次是禹王殿、禹碑、禹泉、仙履石、镇龟洞、望日亭、望江亭、彭公亭、回音古墓、老岩奇洞、灵芝岩、嫘祖坟、陈世杰墓等景点,处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沿途眺望,原始次生林、南林竹海、生态观光果园、妙溪飞瀑美轮美奂……
早在2000多年前,岣嵝峰就作为国内名山载入史册,《山海经》《史记》《湘中注》《金石萃编》《湖南通志》《水经注》等均有记载。因有大禹治水在岣嵝峰得金简玉牒而获成功的传说,所建的禹王殿成为湘南名殿,在岣嵝峰周围形成“48座庵寺”,曾僧侣如云,香客不绝,盛极一时。
不仅如此,岣嵝峰还是革命故地,衡阳地区第一个地下农村党支部——神皇山支部就诞生于此,肖觉先、戴今吾、屈淼澄、陈佑魁等革命先烈曾在这里开展过轰轰烈烈的革命活动,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如今,当地正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采取政府牵头、业主搭台,财政扶助、部门配合的方式,把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打造成为湘南大地一颗璀璨的森林旅游新星。
乘车路线:13路公交车、20路(中巴)、衡阳至界牌的中巴均可到集兵镇,再转乘面包车到岣嵝峰山脚。自驾走107国道经李坳至集兵,往界牌方向约6公里(岣嵝峰进山入口)
景区开放时间:每天07: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