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晚报讯 (全媒体记者 邹红辉 通讯员 肖永香) 春耕大忙时节,在台源镇台九村乐上农机合作社的水田里,5台高速插秧机、2台有序抛秧机来回穿梭,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早稻机插秧和有序机抛秧作业。只见驾驶员熟练地操作着机具,机插手将一盘盘秧苗放置于苗盘上。不到10分钟时间水田就披上了绿装。据该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朱霞介绍,今年合作社共种植3000多亩早稻,全部采用集中育秧,4月8日就开始插秧,全部采用机械抛插秧,插完早稻过“五一”。
无独有偶,在西渡镇陡岭村长塘组,在90后大学生冯纯祥创办的弘升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内,数十台犁田机、耕整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进进出出,一派繁忙。他介绍,以前春耕靠人工翻田、插秧,一亩田需要一周时间。现在,翻田有犁田机、插秧有插秧机,一路翻一路插,半天就够了。因此,水稻种植面积由过去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千余亩,实现规模式水稻种植,解决了当地村民几十人就业。
近年来,为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衡阳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部门及早谋划、周密部署,结合全省水稻机插机抛项目在该县的实施,大力开展水稻机械化插(抛)秧技术培训,点对点上门服务,搞好机插机抛育秧。目前。该县共有646台插秧机和抛秧机奔忙在田野上,预计早稻可完成机插秧面积32万亩,机抛秧面积2.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