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日,石家庄市一快餐店推出2万多元一碗豪华板面,如此高的价格引来网友围观。店内招牌显示,豪华板面定价20198元,包含海参、鲍鱼、和牛肉、羊肚菌、牛肝菌等名贵食材,须提前10天预订,并要交定金1万元。店家表示,这个价格对应的食材也都是可以匹配的,童叟无欺,是多少就是多少,但点的人不多。
点评:耐人玩味的是,与众多网友“大惊小怪”不同,不管是4年前一碗卖1.38万元还是现在卖2万多元,有关部门对豪华板面都“淡定”得很,一概采取“不干涉主义”。在他们看来,商家只要明码标价,买卖双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符合相关法规。问题在于,一个碗的容量是恒定的,几根板面的价格也不可能“顶破天”。在此前提下,按照市场实际价格,即使海参、鲍鱼等名贵食材塞满一碗,其成本也与2万元差得远。根据《价格法》,餐饮消费由市场调节,商家确实可自主定价。问题是,《价格法》同时规定,商品定价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据此,商家不得抛开商品实际成本不顾而畸高定价,否则,就有牟取暴利、扰乱市场秩序之嫌。
2.“95后央美毕业生返乡做美甲”引发关注。事件的主人公,24岁的赵同学走入公众视野。她告诉记者,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成为什么样的人也都是有机会的。
点评:其实,央美毕业生做美甲,也是理性择业的回归。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劳动职业没有贵贱之分。他们能够放下高材生的架子和光环,先就业再创业就应该为他们竖起大拇指,而不是一味地热嘲冷讽。只要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凭着自己的双手干事创业值得提倡。正如赵同学所言:“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成为什么样的人也都是有机会的。”这一真实的自我认知,本身就是“人间清醒”。相较于有些踟蹰不前的青年,赵同学已经走在了向未来奔赴的大道上。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