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红辉
“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衡阳县委办副主任邓玲业余策划、导演、执行的微电影《心安之处是吾乡》,荣获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二等奖。这是继之前湖南省线上英语短视频大赛外国友人组一等奖、最佳人气奖创作团队之后,她获得的又一殊荣。一个从未“触电”过的“观众”,如何跨界拍摄微电影并连续获奖?日前,记者对邓玲进行了专访。
这部日益走红朋友圈的微电影《心安之处是吾乡》,时长仅几分钟,以中英文双语款款道来,恰到好处地推拉摇移,镜头行云流水般切换,从“老外”刘达夫温馨的家,到其儿子斌斌快乐奔跑的校园,再到其妻蒋林工作所在的企业,无不展现西渡的宜居宜业。从文化厚重的船山故里、红色景点夏明翰故居,到山水如画的清花湾旅游度假区,还有波光粼粼的织女湖、金兰“十里画廊”、库宗桥油菜花海、岣嵝峰云海……时而航拍、时而访谈,伴随着刘达夫讲述一家人在西渡生活点滴的同期声,镜头时空切换、画面光影流转,把衡阳县的精气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身为公务员的邓玲,一再婉拒聊其个人,谦逊地表示:“纯属偶然更得益于团队的力量!”
两年前,时任衡阳县外事办主任的邓玲获悉省里要举办线上英语短视频大赛,她第一念头就想到了在县城西渡成家立业的比利时友人刘达夫。8年前,刘达夫来我国广东从事商务贸易,其间与衡阳籍同事蒋林相知相爱,随后与妻子蒋林回到衡阳县西渡定居,成了一名“洋女婿”。“拍他准没错!”邓玲想,自己完全不懂电视拍摄制作,仅有过偶尔拍抖音视频的经验,“应该搞不定!”但她又不甘心,认为外国友人定居西渡对衡阳县的形象是不可多得的“广告”,应该想方设法推介出去,让衡阳县走向世界。
于是,邓玲利用业余时间千方百计搭建好了班子。
第一个挑战就是构思。刘达夫此前由于工作原因辗转于多个国家的不同城市,也曾在中国沿海城市生活过,但基本都是短暂停留,到了西渡才安定下来。因此,找出西渡的“特别之处”尤为重要。邓玲认为,围绕刘达夫“安居乐业”这一关键词进行创作,视频以其“自述”作为叙事风格和整体节奏,并以点带面把衡阳县乃至全市的城市形象和发展环境展示出来,达到宣传衡阳的目的。
于是,邓玲和摄制团队东奔西跑,7月的酷暑天,团队成员穿梭在大街小巷,拍摄进行了整整5天。为了达到最佳拍摄效果,每天工作将近18个小时。“随着一个个拍摄对象被确定下来,作品的轮廓变得清晰,血肉逐渐丰满。为拍好一个1秒钟的镜头,我让刘达夫17次推开夏明翰故居的门,拍摄完已全身湿透了,确实很累,但是效果令人惊喜。”邓玲透露了拍摄过程中的“不容易”。
就这样,雄伟的西渡高铁站、厚重的湘西草堂、红色的夏明翰故居、变幻莫测的岣嵝云海、风光旖旎的织女湖、美不胜收的金兰十里画廊……一一被摄入镜头,宛如大片,引人入胜,令人震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享受。
影片“杀青”后,邓玲立即与省线上英语短视频大赛组委会联系,并报名参赛。评委们一致认为,主题明确、拍摄精良、不可多得,遂纷纷投票点赞,使该片从参赛的40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取一等奖。
“我的家人、朋友看了片子后都说,西渡的创新活力和开放姿态让他们向往,都想来看一看。”刘达夫表示,“希望通过这个视频,让各国朋友从生活点滴中爱上衡阳、爱上湖南、爱上西渡。”“洋女婿”刘达夫“出名”后,走在街上热情打招呼的人多了,同在县城的几位像他一样来自其他国家的朋友也都很快融入当地生活。最近,他还在邓玲的引荐下,与西渡高新区一家企业成为了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