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永军 通讯员 郐新鑫
本报讯 11月30日下午,衡南县公安局、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联合举行“团圆行动”认亲仪式。衡南县咸塘镇咸塘村居民唐会金紧紧抱住失散24年的儿子,流下了幸福而激动的泪水。令人感动的母子团聚缘于衡南警方今年2月在屋场恳谈上获得的线索。
1996年,唐会金夫妇带着2岁的儿子唐昆远赴上海市宝山区做起了小菜生意。1997年4月10日,唐会金带着儿子在菜市场卖菜,儿子跟着同乡的两个小孩在一旁玩耍。稍不留神,儿子不见了。“我们当时发了疯似的四处寻找,火车站、汽车站都找了,却杳无音讯。”唐会金回忆着,止不住抹眼泪。张贴寻人启事、在媒体刊登寻人广告……只要听说哪里有流浪的孩子,他们马上赶过去,但希望一次次落空。夫妇俩没有放弃寻找孩子的念头,上午卖菜、下午找孩子成了生活的日常,一晃就是14年。2011年,为了孩子读书,唐会金夫妇不得已带着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回到老家。
今年2月1日,衡南县公安局咸塘派出所在咸塘村唐氏祠堂召开“警民屋场恳谈会”,宣讲全国公安机关“团圆”行动,向大家宣传DNA比对等先进科学技术。“我们组有户人家的小孩在20多年前丢失了。”获得线索后,咸塘派出所民警立即到唐会金家进一步核实唐昆被拐的具体情况,衡南县公安局迅速安排刑侦大队法医采集唐会金夫妇血样录入全国打拐DNA库。不久后传来了好消息,安徽省芜湖市一个叫李佳的青年男子可能就是1997年4月在上海市宝山区被拐的唐昆。6月10日,芜湖警方找到了在上海宝山区工作的李佳并采集血样。咸塘派出所民警再次采集唐会金血样寄往芜湖,经过复核后,确认李佳就是被拐24年的唐昆。11月30日,衡南县公安局与芜湖市公安局共同举办的“团圆行动”认亲仪式上,法医现场宣读DNA鉴定结果。那一刻,唐昆与亲生父母十指紧扣,跨越24年的“团圆”之梦终于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