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面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所有人: 降温了,这些健康事项需注意

    近日,我国各地陆续迎来强冷空气。当气温骤降时,人体若无法适应剧烈的冷暖变化,抵抗力就会下降。面对冷空气,不仅要多穿衣服,更要护好身体的“薄弱环节”,防患于未然,才能安稳过冬。


  保护呼吸系统和心血管


  近期,前去医院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对此,急诊专家表示,立冬以后呼吸系统疾病增加最明显,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流感、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此外,随着每年1月份前后流感高发,发热门诊也会迎来就诊高峰。

  秋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气温降低有利于新冠、流感等病毒的存活和传播,存在传染病叠加风险。建议增强防护意识,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聚餐聚会。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

  还需注意的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也会促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心血管病专家介绍,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心脏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对于心脏功能不好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的感染甚至是第一诱因。

  “随着气温降低,人体外周血管比平时明显收缩,能直接导致人体血压升高,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担比平时加重,容易导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症状加重,应时刻加以注意。”专家说。


  外出加强防范   做好保暖工作


  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的抵抗力普遍比较弱,尽量不接触传染病患者,在大风降温的天气要减少外出。如必须外出,建议选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到室外活动,多穿衣物,特别注意头颈部、腹部与足部保暖。

  另外,对于肠胃较弱的人来说,尤其要特别注意保暖,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平时注意暖胃养胃,多喝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起居规律,切记不要熬夜,也不要思虑过度。

  在降雪降温天气外出时,因道路湿滑,极易出现积雪及道路结冰现象,建议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骑自行车或电动车,尤其是老年人,要谨防跌倒,远离、避让车辆,注意安全。

  此外,随着冬季取暖期开始,还需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适度锻炼   做好健康监测


  低温天气时,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去晨练,等温度相对升高时再外出,尽量保持心态平和,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坚持遵医嘱服药,控制好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

  良好的心肺功能是健康的基石,专家表示,心肺功能好的人不会轻易感到疲倦,工作效率更高,心血管病发病率也更低,所以一定要戒烟、戒酒,远离高脂高盐高糖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一些轻微的疾病变化出现时患者可能感觉不到症状,建议高血压患者至少在早上起床后量一次血压,密切关注数据变化。”专家表示,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来说,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疼,严重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中医认为,秋冬阳气收敛,不应过度劳作。建议合理作息、科学锻炼,推荐健身操、太极拳或跳舞、打球等运动,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调节功能,提高人体抗寒能力。  据人民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所有人: 降温了,这些健康事项需注意
低温烫伤后 第一时间如何处理?
减不了肥?可能要怪肠道微生物群
衡阳晚报版面十四A14@所有人: 降温了,这些健康事项需注意 2021-11-10 2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