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每天逛着进博会六大展区,总有一些展品或者展台抓人眼球,让你的脚步为其停留。它们有的创意无限,甚至让你“弹眼落睛”,当你不由自主说出“咦!好奇特”时,就是对它们最大的赞美。
“日抛肌”技术 见证“眼袋消失术”
在消费品展区的资生堂展台,观众可以在数字交互展区的大屏幕上触控操作,见证“眼袋消失术”的全过程,而实现这一神奇效果的“日抛肌”技术就在旁边等待体验。
展台工作人员介绍,“日抛肌”技术通过高科技建模护肤,涂抹在原生眼袋上的产品可以根据眼袋的具体形态自适应形成适合不同个体的薄膜,宛如每天新生的第二层肌肤,长期使用可以显著淡化眼袋,改善眼部肌肤问题。
“它有两个剂型,涂抹的第一剂是高分子聚合物紧贴皮肤,达到压紧皮肤的作用,第二剂含有另外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和第一种聚合物发生反应,使这个膜产生一种张力,把眼袋压平。”工作人员说。
据悉,“日抛肌”技术开发耗时十余年,全球试验约4000次,在本届进博会上的亮相则是日本本土市场以外的首秀。
TYVEK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透气耐用极难撕破
技术装备展区的杜邦展台有一件TYVEK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特殊材料制成的它,神奇之处就是具备极高的透气性。展台工作人员给记者看了一段实验视频:杯子中倒入热咖啡,一般的防护服面料覆盖在杯口,热气被困在杯子里;换杜邦的这款防护服面料覆盖,热气穿透面料,不断升腾到面料上方。
“一般的防护服使用无纺布,再在布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护膜,确实很难做到透气;我们的防护服无需盖膜,本身既透气、舒适,又具防护性。”工作人员介绍,其秘诀就在于面料采用了杜邦独有的多层连续纤维结构专利,“一般的防护服还容易撕裂或划破,尤其对于医护人员和疫苗生产人员来说,万一防护服破了,就面临很大的感染风险,必须马上更换防护服。杜邦的防护服有出众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在耐用性上也没有问题。”
镜片“亦享见” 光度可达近视10000度
近视10000度、远视9000度的镜片,你听说过吗?在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依视路陆逊梯卡集团针对超高度屈光不正人群,推出由法国特需镜片实验室手工定制的镜片“亦享见”,帮助他们重获清晰视野,和普通人一样自由追逐自己的人生梦想。
目前,中国市场上主流镜片光度范围通常在近视3000度到远视3000度之间,依视路“亦享见”镜片光度可达近视10000度、远视9000度。此外,特殊工艺可以“隐藏”镜片厚度,2000度的近视镜片厚度接近常规镜片1000度左右的效果,兼具功能与美观性。
“高智商”放疗设备 15分钟开出“4D处方”
在今年的进博会上,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的瓦里安推出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高度自动化无接触癌症放疗中心。这个设备可谓“高智商”,它不仅能为癌症患者提供全球首个15分钟内完成的高效个体化精准放疗,更稀奇的是,它还能根据肿瘤和身体器官每一天的变化自动调整治疗方案,开启个体化智慧放疗的新时代。
肿瘤病人最担心的就是病情恶化,最怕治疗速度跑不过肿瘤进展。这个放疗中心基于38家国际顶级癌症中心全癌种的治疗经验和数据,打通人工智能技术在放疗的全流程,每天生成虚拟CT/MR/PET融合影像,基于AI的自动靶区勾画、自动计划设计、放射剂量预测等,15分钟即可在线完成传统10小时才能完成的精准放疗工作,并且全程做到无接触。
“它就像个虚拟医生,不仅提供更温暖的引导摆位,还可监测肿瘤和器官每一天的变化,并能做到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展台工作人员介绍,从图像采集、器官轮廓勾画和评估,到计划生成、计划质控、计划实施的自适应流程,总时间压缩到15分钟,为患者开出更精准的、个体化的“4D处方”。
混凝土碳捕捉 让房屋锁住二氧化碳
房屋不仅能住,还能捕捉碳!在技术装备展区林德展台的混凝土碳捕捉解决方案的展品前,不少人正驻足观看。“混凝土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其主要原料是水泥。水泥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据统计,水泥制造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8%。”林德亚太区研发技术总监朱珩介绍,林德自主开发推广的混凝土碳捕捉解决方案,可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永久封存在混凝土中,不会随意“跑出去”。
目前,这套房屋能捕捉碳的技术已在阿联酋得到应用,并在中国推广。
综合新华网、新民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