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面十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7月15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超14亿 全球群体免疫尚需110亿剂疫苗
7月12日,医务人员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一处人口密集区的移动疫苗接种点准备为居民接种新冠疫苗。

  国家卫健委14日通报,7月1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3例(云南10例,上海5例,广东2例,天津1例,辽宁1例,江苏1例,福建1例,四川1例,陕西1例),本土病例1例(在云南);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5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42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38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确诊病例686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427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7月13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501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6982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2119例,现有疑似病例2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06767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389人。

  国家卫健委14日通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14亿剂次。专家提醒,要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麻痹大意。  

  中缅边境陇川县城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通告称,7月14日起,陇川县章凤城区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所有人员非必要不进出陇川。

  据通告内容,检测对象包含章凤城区本地常住人口、临时流动人口、外籍人员等。居民需要提前申请注册好“德宏抗疫情”小程序,携带手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佩戴好口罩主动前往各网格化单位设置的采样点进行采样,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期间若在其他网格采样点采样的居民,需主动向网格员报备,以便核对数据和“清零”。凡不参加此次核酸检测的人员,一经发现将视为故意不参加,将采取强制集中隔离措施。

  7月14日8时起,所有人员非必要不进出陇川。在陇川工作、生活的人员凭在陇川有效凭证(身份证、户口本、不动产权证、本人经营证照或行政主管单位证明),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并扫码进入陇川。

  陇川县与瑞丽市相邻,且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50余公里。此次瑞丽疫情暴发后,陇川县截至7月9日24时,共完成核酸采样51330人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深圳两起疫情新冠肺炎病例全部清零

  记者14日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获悉,深圳“5·21”“6·14”两起境外输入关联的本土新冠肺炎病例均已全部“清零”。

  此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于6月21日接收了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64岁患者刘阿姨。由于刘阿姨感染的是新冠变异株德尔塔(Delta)病毒,短短几天之内,刘阿姨出现发热、咳嗽、胸闷等症状,肺部CT显示阴影扩散明显,一度被下了病危通知书,情况不容乐观。

  深圳市三院立即组织进行多学科会诊,根据刘阿姨每天的身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采取经鼻高流量吸氧改善患者缺氧状态,使用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BRII-196和BRII-198,效果显著。经多学科团队综合救治,刘阿姨身体各项指标逐渐稳定,肺部CT显示病灶明显吸收好转。7月13日,刘阿姨及“6·14”疫情中的新冠肺炎患者全部出院,而“5·21”疫情中的4名确诊病例和12名无症状感染者此前也已康复出院。

  美新增新冠病例数激增   德尔塔毒株加速传播

  近期,美国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死亡病例数持续上升,疫情呈反弹迹象。专家认为,病例激增与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在全美加速传播、年轻群体暑期社交活动增多以及未接种疫苗的群体易受感染等因素有关。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最新数据显示,近期,美国7天平均日增新冠病例数持续增加,截至12日的7天平均日增病例数为21420例,为5月底以来的新高;7天平均日增死亡病例也在上升,目前平均日增死亡病例约200例。

  报告称,德尔塔毒株目前正在全美加速传播,已成为美国的主导型新冠变异病毒。早期数据显示,感染德尔塔毒株的病例已占到美国新增确诊病例总数的50%以上,在部分地区尤其是疫苗接种率较低的地区所占比例更高。

  在变异病毒加速传播的同时,近来美国疫苗接种进度呈减缓趋势。美疾控中心每周报告显示,截至8日,全美7天平均每日疫苗接种量为约23.9万剂,较前一周下降54.5%。

  美国公共卫生部门官员和专家表示,民众尽快接种疫苗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如果德尔塔毒株继续广泛传播,可能还会演变出更加危险的变异病毒,导致更多病例,使又一波疫情在秋季卷土重来。

  全球群体免疫尚需110亿剂新冠疫苗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3日表示,要实现全球群体免疫并终止新冠疫情,尚需110亿剂疫苗用于全球70%地区的人接种。

  古特雷斯当天在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说,他对国际社会提供疫苗和资金的承诺表示欢迎,但这还不够。

  古特雷斯强调:“所有人都必须能够获得新冠疫苗、病毒检测、治疗和其他各种支持。”

  古特雷斯指出:“全球(新冠)疫苗的接种缺口正威胁着我们所有人,因为随着病毒变异,它可能变得更具传染性,甚至更加致命。”世界需要一个全球新冠疫苗接种计划,以使疫苗产量至少翻一番,同时确保疫苗公平分配。

  古特雷斯呼吁国际社会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带领下,为“获得抗击新冠肺炎工具加速器”国际合作倡议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敦促各国紧急资助一项新的需要注资500亿美元的行动计划,以加快卫生工具的公平分配,帮助结束新冠疫情。

  相关链接:

  新冠变异病毒拉姆达毒株有何特点

  近日,欧美多国报告,最早在秘鲁发现的新冠变异病毒拉姆达毒株已在当地出现。这种在南美地区广泛传播的毒株有什么特点?影响范围有多大?人们又该如何应对?

  世界卫生组织6月14日发布报告,将最早在秘鲁发现的C.37毒株以希腊字母λ(拉姆达)命名,并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病毒之一。根据世卫组织的标准,如果“需要留意”的变异病毒传播进一步加快,严重到一定程度,如需要为此调整现有防疫措施等,会被升级为“需要关注”的变异病毒。

  报告中说,拉姆达毒株的刺突蛋白存在数种基因突变,潜在具有更高传染性、更强抵御中和抗体的能力,不过目前人们掌握的证据不足以确认这些突变的全部影响。针对这种毒株还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所需对策。

  英格兰公共卫生署把拉姆达毒株列为“正在调查中”的变异病毒,称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它能造成更严重病例或让现有疫苗效果打折扣。埃菲社日前报道,玻利维亚圣安德烈斯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这一毒株感染者会出现频繁的肠道问题。

  世卫组织说,自去年8月在秘鲁最早被发现以来,拉姆达毒株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尤其在智利、秘鲁、厄瓜多尔等南美国家传播明显加快。其中智利发现的该毒株感染病例数最多,占世卫组织掌握此类病例总数的31%。

  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曾强调,在持续监测病毒基因变化情况的同时,重点要降低病毒传播速度。病毒传播越多,发生变异的机会就越大。不能让病毒在人群中失控地传播,这样才能降低基因突变的发生率。

  综合新华网消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超14亿 全球群体免疫尚需110亿剂疫苗
衡阳晚报版面十一A11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超14亿 全球群体免疫尚需110亿剂疫苗 2021-07-15 2 2021年07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