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吟吟
本报讯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抗旱工作会议上获悉,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的影响,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轻度干旱,耒阳、常宁局地出现了中度干旱。据预测,未来一周我市仍无大范围有效降水,全市河流水库水位将呈缓慢下降趋势,加上天气炎热土壤水分加速蒸发,又正处于需水用水高峰期,未来一周旱情将呈快速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平均降雨845.8毫米,较历年均值904毫米偏少6.4%。尤其是7月以来,全市平均降雨20.4毫米,较历年平均值58.1毫米偏少64.9%。但由于今年5月份降雨较历年同期均值偏多九成以上,前期土壤含水量饱和,地下水丰富,各水库塘坝蓄水充分,目前农业干旱还不是特别明显。截至7月14日8时,衡山以上流域主要大型水库总蓄水量76.04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总蓄水量71.75亿立方米偏多6.0%。
据市气象、水文部门预报分析,7月20日之前我市仍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无明显降雨过程。预计8月我市降水总量80毫米左右,较历年偏少1—2成,并呈现出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北少南多的特点,高温日15天左右(历年12天)。持续的高温天气将导致全市河流水库水位呈缓慢下降趋势,加上蒸发量大,又正处于需水用水高峰期,旱情将进一步扩大。
为应对今夏可能出现的旱情,我市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未雨绸缪、迅速行动、全力应对,进一步加强保水、科学调水用水工作,采取间灌、轮灌、提灌等措施增强抗旱能力,最大程度保证抗旱生产用水;要适时开展全市人工增雨作业,确保用水稳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