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6月08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 相 浅 见

  1.记者近日从广州市人社局获悉,该局日前印发通知,推行工伤认定业务“不见面”办理,以减少现场办理和人员跑动,有效降低疫情扩散风险。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和补正材料,可以通过网上办、电话办、邮递办,采用网上办事大厅、快递邮寄、电话、电子邮箱等多种渠道办理。

  点评:不可否认,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来说,工伤认定的事情是小众的,对他们来说,还有更多更“大众”的事情。在工伤认定可以“不见面”办理的情况下,其他的很多事务,是不是也可以采取这样的做法呢?这意味着,办工伤认定“不见面”,是深化“放管服”的一个契机。对各级各部门来说,或许可以审视一下自己办理的业务,哪些是还可以继续简政放权的?哪些是还可以继续简化的?哪些是不需要现场办理的?等等。这样的反思,可以及时到来。

  2.经常使用某个App,却发现自己下单购物或者预订酒店机票的价格比“新手”贵。针对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问题,近日公布的《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给予重罚——违法所得不超过1万元的,5万元起罚。情节严重的,可处5000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5%以下罚款。

  点评:需要看到,条例并非是针对大数据“杀熟”的立法,而是规定了大数据从收集、运用到监管的方方面面。当法律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积极关切,就更多地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需要,以更好服务和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数据是万物及万物“普遍联系”的全景式记录,被称为“信息时代的石油”。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加突出了从严管理的必要性。在国家层面尚未出台统一、专门的大数据法律下,期待各地通过综合性地方数据立法,更好地保障公民、组织合法权益,激发出大数据的更多价值。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小众诉求也不容忽略和漠视
世 相 浅 见
动画片成人化现象值得警惕
当好新时代的追梦人
斩断偷拍黑色产业链,要严查严管严惩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世 相 浅 见 2021-06-08 2 2021年06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