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丽娟 江 洪
本报讯 5月31日上午,雁峰区天后街小学全体师生及与会家长用激昂嘹亮的歌声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师生们随着节奏挥舞着手中的小国旗、党旗,欢庆“六一”,表达爱党爱国之情。
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党和人民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为了让学生从小继承革命精神,爱党感恩,天后街小学在全体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开展了以“艺术点亮童心,共迎百年辉煌”为主题的“六一”文艺汇演。
文艺汇演过程中,精彩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操场上到处洋溢着同学们的欢呼声、喝彩声。气势磅礴的鼓舞《中国龙》拉开汇演的序幕,师生同台古筝演奏《听我说谢谢你》、舞蹈《闪烁的小星》《红领巾相约中国梦》、诗歌朗诵《党在我心中》、合唱《映山红》《妈妈教我一支歌》等等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全场人员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将整个汇演推向高潮……
衡阳县盘石完小:
趣味比赛,别样精彩
■通讯员 綦恒柏
本报讯 5月31日上午,衡阳县盘石完小庆“六一”趣味活动在学校操场举行,编织、滚铁环、抽陀螺、打水枪……一个个有趣的比赛项目,使得活动精彩纷呈,让师生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低年级学生在编织比赛中巧手如花,折出了箩筐、篮子等小器物,引得现场连声赞叹“你们的手好巧呀!”
滚铁环比赛,吸引全校学生的注意。一个或大或小的铁环,套一个小铁杆,就可以滚着到处跑。一些“高手”还可以绕着圈来滚铁环。兴头上来,58岁的罗俊和校长童心大发,脱下外套与学生一比高下,也引得其他老师跃跃欲试。
“我抽,我抽……”自制的陀螺已经在高速旋转,可孩子们还嫌慢了,用绑在木棍上的布条不停地抽。这些陀螺都是使用老油茶树等硬质木头制成,虽然样子不 “帅”不“潮”,但个个都是“小飞侠”。
据悉,今年的庆祝活动不同于往年,因为孩子们刚在学校5月14日举行的校园科技节上展示了自己的歌舞才艺、动手能力,学校决定今年让孩子们动手制作玩具来体味别样的快乐。这次活动,既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又引导了孩子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制作玩具,提升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孩子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衡山县:
“特殊”的节日 特别的爱
■通讯员 赵 诗 蒋 鹏
本报讯 昨天,对于11岁的尹巍宾来说,是一个开心的日子。因为他和其他四名同学作为衡山县特殊教育学校的首批新队员,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参加了入队仪式。随后,衡山县特殊教育学校的17名孩子被分成两个班,各自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
教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党旗和风信子。“捏起来,捏起来,等下胶水干了我们再松开。”安静的教室里只剩下老师轻轻的教导声。“我们想通过教会孩子制作手工党旗的方式,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党的形象,培养对祖国和党的热爱之情,让他们能够心怀感恩。制作风信子,是因为风信子的花语是积极向上且充满正能量,这也是我对他们的期望。”该校教师王颖说。
据悉,衡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是由衡山县人民政府设立、衡山县教育局管理、为衡山县残疾儿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一所公立学校,成立于2020年11月,现有学生17人,均为衡山籍6至15周岁适龄智力障碍学生。“开展这一系列活动,就是想给这群‘折翼的天使们’增强一些生活的仪式感,另外也希望能增强孩子们的自信,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生活生存。”衡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仇青青说。
慰问困境(留守)儿童,提前送上祝福
快乐“ ”行
童
市民政局、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开展“六一”慰问活动
■本报记者 胡亚华
通讯员 杨诗卉
本报讯 连日来,市民政局、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积极开展以“童心筑梦永向党”为主题的“六一”慰问活动,为我市部分困境(留守)儿童送去文具和生活物资,提前给孩子们送上节日祝福。
5月28日至29日,市民政局、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携手四个城区在各自辖区内组织了不同形式的关爱慰问活动,这些困境(留守)儿童不但收到了慰问金、学习用品和生活物资,还有了更多的体验与收获。在珠晖区健康主题公园,孩子们参观了党史文化长廊,激发了“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在雁峰区,专业社工给小朋友们宣讲了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知识;在蒸湘区雨母山中心小学,小朋友们收到了该区妇联精心准备的红色书籍《夏明翰精神永存》;在石鼓区,医护人员为孩子们示范了如何开展自我保护,并组织了新颖有趣的小游戏。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家庭,工作人员还采用了入户走访的形式开展慰问活动。
本次活动辐射了四个城区及市民政局对口帮扶的衡阳县金溪镇中学共165名困境(留守)儿童,发放物资165份,慰问金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