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面九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4月30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那阳加的山上

  ■文/图  通讯员  徐瑞东

  赫赫有名的南岭之都庞岭经过泗洲山、扶苍山、天堂山一路由北而东延伸,最东的那余脉就成了大义山,大义山扩展到了舂陵水畔已经是强弩之末,然后山落平原,化为丘陵,再硬生生地被舂陵水冲刷出一条狭长的平原。

  阳加就在舂陵水西侧,一半村庄伴水在冲积平原密布,另一半就从舂陵水边再向西向山而顽强地铺展。

  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没通车的时候,连接山与平原的有一条石板路,路上铺的是长短、大小不一的青石,青石则采自山上。或许是太久远的缘故,也可能是太多的足迹踏过,石板被踩出包浆,青得发黑,黑得发亮,油亮油亮的,圆润极了。

  这条石板路就从阳加老乡政府南侧穿田洞(常宁人称大块的平整地叫洞),田洞的那段是笔直的,路沿溪水分成了两条。溪水从山上潺潺而来,欧阳海西干渠甚至为它架设了一条特别通道。田洞走完就开始上山,才走不到半里就是欧阳海西干渠。每年夏天放水时节,这干渠成为黄金水道,洞里的人们就去舂陵水上游人烟稀少的山上砍柴,然后把柴捆结实串着放入渠中,人就顺着渠道“押运”。更热闹的当属渠道断流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人们,拿着各种渔具,只为那份灌区的馈赠。

  渠道上陡坡50米就是森亭子。亭子是歇脚点,很难说清楚阳加的山上有几个亭子,但森亭子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它是洞与山的结合部与分界点。巨木为栋,覆以青瓦,条石为墙体为坐具,亭中长条石比路还油亮,刻有五子棋盘。盛夏亭中凉风习习,卧躺在条石上,不一会就可以鼾声雷动。亭边是一个小水潭,水潭里似乎总有牛浸泡在里面,舒服地喷着水汽。

  森亭子再上,路一分为三,通往不同的山村,这些村子,光看名字就知道其中有讲究、有诗意、有故事:虾公井、井边、忠岭、灯盏窝、二峰上、楼下背、观音洞、燕子窝、阳歧岭、冲口……星星点点,拱卫着毘帽峰。

  毘帽峰并不高,才500米海拔,但远近数十里却是第一高峰,而且是突兀而起的那种高峰,是常宁最佳的日出景点。东望,蜿蜒的舂陵水如娴静的少女,袅袅北去。河的那一边则是耒阳。

  高山,往往会有神庙。毘帽峰上供奉有如来、观音、太上老君。庙虽小,容却大,这里主供的是本土的神——毘帽仙王。据传这是雨神一系。六月初一那天,山下的徐家、曾家、茅坪三个以耕种为主业的村子轮流把仙王接下山去,七月初一,又恭送回庙。那二天,是全村人的盛事,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地,都得赶回来,锣鼓喧天、彩旗飞舞、龙腾狮跃,比过年热闹多了。

  山是喀斯特地貌,石中有土,地在石里,这种土质最适宜种中药材。丹皮、芍药、尾参、荜记等最是适宜。每当春夏之交,从森亭子起,那一丛丛一簇簇一团团一片片一层层一坡坡的,红的、粉的、白的,各色芍药将整座山变成了空中立体花园。

  众多芍药花中,忠岭最奇,因为有毘帽峰和舂陵河的背景;灯盏窝最为集中,由村而至“锅”底,皆石砌,路皆石板,就这样一路梯田,一路的芍药花流淌到底部成为花的海洋,游人也集中于此。最壮观的还是灯盏窝西的中药基地,洋洋洒洒上千亩,杂植各类中药材,芍药为盛。数年间,芍药已经蔚为大观,碰上雨后的夕阳,春雾弥满,鲜花怒放,还真有天上人间的感觉。

  开始,这花就在石头间,山里人见得多了,也不觉稀罕,但有摄影人无意的闯入,如同发现了秘境。这漫山的石、无处不在的花、油亮的青石板路、古拙的亭、古朴的村民,无不让他们欣喜若狂。渐渐地,每年芍药开时,远近的人都如期而来,空寂的村子和山也就难得地热闹起来。近些年,直播兴起,芍药花海间,主播们的煽情总会招来更多的围观。

  阳加的山上,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就这样悄然而至,也悄然而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在那阳加的山上
衡阳晚报版面九A09在那阳加的山上 2021-04-30 2 2021年04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