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通讯员 行鱼
通常来南岳衡山,大多数人是从大庙进再坐车至南天门,然后上祝融峰。其实登顶祝融峰曾有四条古道,其他三条已被破坏,还剩一条“曾国藩古道”,又名“北山朝圣古道”,是目前保留最为完整的一条古道。
从南岳后山龙凤乡红旗村开始的古道,沿着山脊起伏七公里,用青石板铺就而成,直通祝融峰。唐中期从湘乡及湘潭方向的香客朝圣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经报信岭、五岳殿、甘露亭、会仙桥至祝融峰。
10点,笔者一行十余人来到西岭售票处,在西岭买票走到环保车停靠站再坐车到南天门。这门也被称为“通天之门”,传说过了这牌坊相当于离开了凡间,进入了九天仙境。小时候随父母来南岳,他们就这么说的,相信这样跟小孩解释的父母不在少数。笔者和另外一名队友双双边走边拍照,早就脱离了大部队。幸得云姐有先见之明租了摩托车,我俩饱含羞愧之心坐车直接到了上封寺,这里距离祝融峰不过几百米。据介绍,这座距今1400年的古寺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是南岳最早的古刹之一,最早却是道观,隋炀帝南巡时下旨改为寺庙并御赐“上封寺”沿用至今。
等我们到达祝融峰才发现腿子厉害的小伙伴早已到了山顶。稍作休息,又下“会仙桥”,它还叫试心桥或者仙人桥,也是衡山“八绝”之一,在祝融峰侧下的青玉坛。坛基是一片平坦的大岩石,中间有石桥可通,险窄不好过,故名试心桥。又听说这是仙人们聚会的地方,站在会仙桥遥望群山,很容易产生自己是神仙的错觉。
会仙桥岩下便是报信岭的入口,这才正式进入古道。古道上光宋代的摩崖石刻就有17处。
礼佛亭遗址与岳北第一泉是休息点,午餐便在这里解决。将餐具和食物卸下铺满了一张野餐布,除了自制三明治还有泉水煮火锅,结果最受欢迎的还是自制的萝卜干和小鱼仔。
虽然只有七公里但是蜿蜒曲折的青石板下山路并不好走,时窄时险。古人在修建时并没有采用山上的石头,而是一块块从山脚下搬运上来,这么做大概是为了不破坏山体吧。古道旁地势险峻有悬崖的地方,也修建了青石护栏,可见其周到之细微。
甘露寺铁门上了锁,小屋子旁边种了些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想必住在这的人十有八九是个清净之人。不管多远,走走停停总会到达终点。瘸腿走到五岳殿,有队友已经在终点等了许久折回来接我们了。原本计划四个小时完成的徒步,结果10点出发,我们作为最后一波拖尾的下午6点半才走完全程。
记录这次徒步已是三个月以后的现在,回想那天的徒步旅程,我还清晰记得走过的每一处令我惊艳的景致。如果你有机会去南岳,推荐您一定要去徒步一次。
徒步“最美古道”路线
西岭买票—南天门—上封寺—祝融峰—会仙桥—礼佛亭遗址休息—甘露寺—五岳殿—红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