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面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3月12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策举措精准高效 开放再向纵深推进

  中国开放的大门正在越开越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更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并从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积极有效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明确了扩大开放的重点。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密集部署,从开放平台先行先试的持续加力,到市场准入范围的不断扩大,再到多双边合作的拓展深化,系列重磅举措蓄势待发。接受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指出,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站在新起点,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步履不停”。随着政策落地,更多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将迎来新突破,我国改革开放也将向纵深推进。

  1

  更多领域

  有望放宽准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这预示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还将开得更大。在3月8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2017年至2020年,我国已连续4年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累计减少了近2/3。在金融、汽车等领域推出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制造业目前已经基本放开。“今年,我们将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他说。

  “负面清单的缩减,意味着门开得越来越大,门槛降得越来越低,外资能够更容易地进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指出。

  从具体领域来看,服务业将成为开放重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服务业开放的具体路径,推动服务业有序开放,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王文涛表示,商务部正着手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记者了解到,该清单有全国版和自贸港版两张清单,其中自贸港版清单有望率先推出,成为我国跨境服务贸易领域的第一张负面清单,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市场开放,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更高水平开放,并为我国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宁吉喆提出,在巩固制造业放开措施的同时,重点推动服务业有序开放,更广泛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商业模式,以高水平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放宽开放领域的同时,重大外资项目落地也迎来更多利好。宁吉喆说,今年将推出第五批重大外资项目,给予产业规划、用地、环评、用能等政策支持,继续把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作为重大外资项目支持的主方向。鼓励外资参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更好地发挥重大外资项目示范作用。

  2

  充分发挥平台试验田作用

  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其中开放平台先行先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强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创新,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发挥好各类开发区开放平台作用。

  王文涛表示,我国有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21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通过压力测试,把这些平台做得更实,推进开放在更高水平上对接国际规则,从原来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逐步走向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平台层面也加快了探索步伐。在我国开放的新窗口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正全面推进。全国政协委员、海口海关关长施宗伟对记者表示,海口海关将通过跨部门、跨领域集成创新提升治理水平,推出一批具有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的集成创新举措,进一步发挥海关处在对外开放第一线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这只是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一个缩影。全国政协委员、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劲对记者表示,高水平开放平台的探索将最大限度释放其特殊经济功能和政策红利的溢出效应,进一步推动更高水平更高标准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提出,要按照国际高标准市场开放模式深化自贸区改革,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加快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区域开放平台的建设。

  他建议,要系统研究各类特殊经济区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与新挑战,就其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定位、职能、政策体系等作好顶层设计。还要鼓励各地区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3

  深化合作 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大道不孤,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多双边经贸关系取得新的突破。成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推动与更多国家建立投资工作组、服务贸易工作组和电子商务合作机制。

  我国高水平开放为世界经贸合作注入了新动能,还在向更深更广领域推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相关部门也在加快部署。王文涛指出,今年将推动RCEP尽早生效实施,推动中欧投资协定正式签署,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积极考虑加入CPTPP,并已经在做前期工作。

  海关总署之前明确,2021年将深度参与多双边、区域合作和规则、标准制定,按期完成RCEP实施相关准备工作,加快商签《中欧海关战略合作框架》和《中欧SPS合作协议》,做好加入CPTPP海关谈判准备。

  在王文涛看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加入、商签各种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构建自由贸易区网络,将更好地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同时也更好地促进我国改革开放。

  张占斌表示,中国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不断扩大自由贸易区网络覆盖范围,加快形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将有力推动与世界重要经济体商建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深化互利共赢,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相关链接\外贸“开门红”,中欧班列开行按下加速键

  海关总署日前发布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4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2.2%。其中,出口3.06万亿元,增长50.1%;进口2.38万亿元,增长14.5%;贸易顺差6758.6亿元,去年同期为逆差433亿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去年前两个月进出口同比下降9.7%,基数较低是今年增幅较大的原因之一。“但即使与正常年份相比,比如2018、2019年同期,我国进出口增速也有20%左右。”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李魁文指出,前两个月外贸实现“开门红”,为全年开了一个好头。

  李魁文表示,今年前两个月外贸进出口增幅明显、“淡季不淡”,延续了去年6月份以来进出口由负转正、持续向好的态势。

  今年1、2月份,我国经济总体延续扩张态势,制造业PMI指数已连续12个月位于荣枯线上,多数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

  今年以来,欧美经济尤其是制造业景气度明显回升,同时受益于财政刺激计划,欧美等主要经济体消费复苏,对我产品需求增加。前两个月,我国对欧美日出口增长59.2%,高于出口整体增幅。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日本分别进出口7862亿元、7790.4亿元、7163.7亿元和3492.3亿元,分别增长32.9%、39.8%、69.6%和27.4%,我国与上述经济体经贸往来更加紧密。

  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需求的不断扩大,出口持续数月旺盛,海运运力吃紧,中欧班列开行需求愈发旺盛。

  2月12日正月初一早上,随着一声鸣笛,中欧班列“金华号”满载着生活用品、工业机械品通过海关监管后从浙江金华南浙中公铁联运港驶出,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最终到达法国杜尔日。2021年春节期间,7趟中欧班列从金华公铁联运港发出。“海关春节‘不打烊’,安排人力及时放行,全力保障中欧班列通关发车。”杭州海关所属金华海关监管三科科长杨振宇说。

  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维护拓展经贸合作“朋友圈”,特别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拓展了我国外贸发展的空间,对我国外贸持续向好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今年前两个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合计1.62万亿元,增长23.9%。

  海关总署调查显示,近期出口企业反映出口订单增加、对未来2—3个月出口形势表示乐观的比例均有所提升。“年后进入产销旺季,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回升,企业对未来预期更加乐观。”李魁文告诉记者。

  “从市场预期看,出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60.8%,位于高位景气区间,表明多数制造业出口企业对近期外贸形势仍保持乐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政策举措精准高效 开放再向纵深推进
衡阳晚报版面十A10政策举措精准高效 开放再向纵深推进 2021-03-12 2 2021年03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