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 珂
本报讯 古城衡阳,曾与古琴共同奏响着怎样的动人旋律? 11月20日15:00,在衡阳广电演播大厅,著名古琴艺术家、中华孔子学会儒家乐教研究委员会副会长杨青将来到“石鼓书院大讲坛”, 带您从《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潇湘水云》等古琴名曲中探寻《琴乐与礼乐文明》
礼乐治世,琴动悦人;君子之座,左琴右书。乐教,人类社会和谐之源,弦歌鼓舞中,广博易良,中正谐和;琴歌,音乐与诗词交相辉映,抚琴而歌间,德艺相融以和其心。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礼和乐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社会政治文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