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2月07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出发去湖北那天,我不敢和您告别,您不会怪我吧?”“你不要有后顾之忧,放开手脚,开足火力”……连日来,一封封来自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家书在网上刷屏。字字句句,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危难时刻,一封封战“疫”家书用最朴实的方式,诉说着“白衣战士”内心深处的真情与大爱。从字里行间的真情流露,我们更加懂得了危难之际的勇敢“逆行”,是怎样的无私,又是何等的担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医务工作者许下的誓言,也是战“疫”家书中频繁提及的初心。星星微芒,汇聚成光。一个个平凡英雄的英勇奋斗,如同一道道希望之光,点燃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是的,冰雪终能消融,阳光终会普照,春天终将到来……     

  ——评论员  辛识平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如一面镜子,照出美好也照出丑陋。比如,有些“饭圈女孩”在微博中给“新型冠状病毒”起了一个昵称叫“阿冠”,还将疫情最严重的武汉称为“小笨蛋”,并以拟人漫画形式编排了各种“爱恨情仇故事”和低俗网络段子。比如,有自媒体撰写了题为《“感谢”你,冠状病毒君》的文章,或许作者是想借电影《滚蛋吧,肿瘤君》“玩梗”,但与那部抗癌的正能量电影相比,这篇文章的很多表述让人极其不适,“鸡皮疙瘩掉一地”。

  对这些言行不认可,并不是我们太“古板”。社会日渐多元,我们对不同“次元”的文化,容忍度已越来越高。各种新式表达、网络萌语等,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也丰富了流行文化的形式,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网络造词、文艺创作也是有底线的,不能天马行空、不分场合。创新表达不等于造新词、编段子、抖机灵,有良知的文艺创作者也会对各种投机取巧不齿。毕竟,奇葩表达会使严肃问题娱乐化,伤害民众的感情,消弭众志成城抗疫的力量。

  ——评论员 易艳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返程高峰,防控要做好
拒绝聚集,不给战“疫”添堵
把“实”和“细”贯穿战“疫”始终
抗“疫”就要尽显“十八般武艺”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 2020-02-07 2 2020年02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