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10时,武汉封城。这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后,人员离开武汉所带来的传染源输入的严峻形势,衡阳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白沙洲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兴中给南江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凌浩打来电话,要求南江办事处值班同志坚守岗位,做好疫情摸排上报工作,并强调所有干部职工不要离开衡阳,随时候命。
新塘村,系南江办事处管辖的一个有3000余人口的行政村。作为新塘村第一支部书记、村主任,刘宏明在参加了办事处1月23日召开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会议后,第一时间给在长沙的妻子打了个电话:“今年春节,我不能回去过年了,我们有任务。”
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抗争的阻击战随即打响。刘宏明与同事一道,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
A
两天全面排查3000余村民
春节是返乡高峰期,在全国各地务工的人员都将回到家乡过年。人口多,地域宽,打好联防联控疫情阻击战,必须充分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把村两委干部、党小组长、组干部凝聚起来,紧紧依靠广大群众,筑牢基层联防联控网,做好群防群控,才能最大程度地阻击疫情。
在他的带领下,新塘村各项防控工作紧张有序地展开,一张防控疫情网全面铺开。
在刘宏明的倡导下,“党员突击队”“新塘群众志愿服务队”迅速组建。68岁的老党员粟普选、65岁的老党员王言汉主动请缨,要求加入到防控疫情的队伍中来,入党积极分子刘锦滔找到党组织,主动要求把他安排到最苦最累的一线去……广大党员群众纷纷报名主动参战,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决心空前高涨。
从1月25日(正月初一)晚上开始,刘宏明就带领大家分片包户上门排查,重点排查从武汉及湖北返乡的村民,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经过两天的全面排查,全村675户、3072人全部过了一遍“筛子”。
B
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最前沿高高飘扬
潜伏期的病人也存在传播病毒的可能性,这增大了身处防控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感染的风险。
“在最危难的时候,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挺身而出。”刘宏明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铿锵有力的话语一直引领着大家。
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当看到一批又一批支援湖北武汉的医疗队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冲到抗击病毒、抢救患者的最前沿,刘宏明常常泪湿眼眶,“我要向他们学习,他们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刘宏明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榜样的力量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引领着他在防控疫情的战斗中勇往直前。
在刘宏明的带领下,新塘村始终把党旗插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到处可以看到党员冲在第一线的身影。
刘宏明带领大家挨家挨户发放宣传资料,在主要路口、村民房屋墙上张贴宣传单。他将自己的私家车加装扩音喇叭,走组串户,广泛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有关硬性要求。经过不懈努力,原本在正月初六要开业的饭店歇业了,原本要举办的宴席推迟了,“不上门拜年、不相互串门、不搞聚集活动”成了全新塘村人的共识。对从湖北返乡的村民及密切接触者迅速采取隔离,进行居家医学观察,带领乡村医生定时上门测量,密切关注体温及各项生理变化。为严防疫情输入,由党员、群众组成的突击队在村里各主要路口搭建监测点,虽然天气寒冷,他们却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没有退缩。
C
冬夜巡查全村杜绝村民聚众娱乐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防控疫情,最好的方式是不串门。刘宏明知道,尽管村里张贴了《疫情防控公开信》,也宣传了不要搞聚集活动,但是村民在家窝的时间长了,难免会有一些心存侥幸、安全防范意识差的村民聚众搞些娱乐活动。在冬日寒气袭人的夜晚,刘宏明还打着手电筒,行走在田间地头,穿行在村民房前屋后。
“特殊时期,我们要坚决杜绝邻里之间串门聚众打麻将的现象,尽量降低传染风险。”刘宏明反复叮嘱随行的村干部,不能存有丝毫的麻痹心理。
在全村巡查一遍,7公里,2个多小时,加上连日奔波,劳累疲乏,但他笑着说:“乡村的夜晚空气清新,很适合做氧疗。”
上床休息时,已是深夜11点。第二天一大早,他又要赶到执勤点,检查各个路口值守情况,等待他的又将是忙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