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战胜一切困难的“良方”。疫情固然可怕,但我们要坚信,只要大家心连心,上下拧成一股绳、越是艰难越向前,我们定能取胜!
戴芸 重来
除夕前一夜武汉宣布封城,以防止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向全国扩散。这座身处长江三角洲的城市,似乎一夜间变得冷清了。
这里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过年的喜庆陡然被这股“阴霾”消融在了阴雨连绵的城市上空。较过年,市民更关注的是疫情动态。
在这种非常时期,疫情牵动着市民的神经,全国形势一片严峻,疫情肆虐下的这座城市近况如何?患者的治疗情况怎样?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像重锤一样敲打着他的心灵。他必须出击,并做好了最坏的心里准备。经和市卫健委联系,确定初四下午三点钟独自前往定点防治医院采访。
他特意穿了一件红色的羽绒服,在一线采访了院长、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他扎眼的红色上衣像一团火焰在白色的世界里流动,给一线的医护人员带去了信心和暖意。护士的忙碌,让他不忍心去打扰她们。十七年前才二十一岁的王园园,现在已经是护士长了。那年抗击非典时,他身临现场采访过她。在和院长等人的对话中,他了解到经过治疗,该市首例确诊病人近期可望出院。医院积极的治疗手段,严格的管控举措,医护人员镇静不乱的神情,让他倍增了打赢这场战“疫”的信心和把握。他迫切地想将一线的所见所闻尽快地告诉市民,文章腹稿已在脑子里有了雏形。
初六,他所在的报社新媒体第一时间刊发了他的定点医院采访文章,创10万+,因为信息公开,消除了一些误解,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初七,他的这篇采访在晚报以“打赢这场战‘疫’,有信心有把握”的专题进行了重点报道,给寒风凛冽的城市带去了一股暖意。
说去医院采访没有顾虑那是假话。走出医院,他没有径直回家,而是去了自家闲置的老房子进行自我隔离。这时他才想起晚饭还没吃过,而老屋没有加热电器设备,随身携带的包子和年糕用来充饥显然是考虑不周。好在他还带有六块带鱼,外加三个橘子,这就是他初四的晚餐。
熬到凌晨3点,饥寒交迫,手脚麻木,他再也待不下去了,决定起身回家。车子折腾了十来分钟才发动起来。他摘下眼镜,随手抽出两张餐巾纸擦拭了几下。上了马路,他已分不出东西南北,直觉告诉他应该右拐弯。打开音响,是韩红的《青藏高原》,他放开嗓子跟唱起来。他仿佛看见了青藏高原正在下着大雪,他更听到了高原辽阔壮丽充满生命力的呐喊,一场瘟疫压不垮强大的中国。
若问他是谁?他便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我的名字叫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