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衡阳市中医医院迅速反应,积极应对,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一面采取“硬核”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面守望互助,驰援湖北,切实履行了中医人的责任和担当。
疫情来袭,迅速制定应急预案、免费为市民提供预防中药汤剂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衡阳市中医医院高度重视,迅速成立新型冠状病毒防治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组织召开动员大会,要求全院上下团结一心、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参照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疗方案的通知》,制定了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确保实施措施落到实处。
同时,该院紧急组织了相关中医药专家制定了中医药特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中药方剂,并熬制成中药汤剂免费提供给广大市民。
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院内感染应急小组,加强院内感染监控,并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及医护人员的防护培训。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专家组,他们是王诚喜主任医师(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衡阳市名中医)、徐基平主任医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钟新林主任医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李小伟主任医师(南院院长)、冯美副主任医师(南院副院长)、张雨星副主任医师(呼吸科副主任)、刘成高(呼吸科主任)、许慧副主任医师(医务科长)。
医院领导班子带队对发热门诊进行督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合理设置隔离区域,检查防护用具并落实《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护人员穿脱防护用具的流程》。
1月23日下午,60多名医务人员主动请缨奔赴疫区
疫情就是命令,职责就是使命。1月23日下午,衡阳市中医医院向全院医护人员发出号召,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护应急志愿服务队,随时准备出征武汉参加救援。短短30分钟时间,60多名医护人员递交志愿书,主动请缨,请求加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急队伍。医院最终筛选出12名医护人员成为第一批应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医护应急志愿服务队。
在这些主动请缨的医护人员中,有刚刚休完产假回来的年轻妈妈,也有父母刚做完手术正需要照顾的儿女。在医院发出通知后,有些正在回家路上,一看到通知立即改签车次赶回医院随时待命。他们都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逆行者,疫情面前他们不计报酬、无畏生死、挺身而出,积极请战前往湖北疫区。
誓师大会上,院长王诚喜、党委书记龙双才勉励医护队员要牢记医者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践行对党和人民的承诺,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为力保春节稳定,医务人员坚守衡阳各高速公路出入口筛查检测
为遏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市委、市政府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部署要求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衡阳市中医医院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1月24日,大年三十,院长王诚喜带领医护人员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组织召开了疫情防治和督导工作会议,动员组建疫情防控志愿工作队。
全院医护人员踊跃报名。他们冒着严寒,冒着随时可能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在万家团圆之时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在衡阳各高速公路出入口,为过往的人群检测体温、筛选疑似患者。
1月24日至1月25日(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衡阳市中医医院20余人加班加点,其中1月24日加班至凌晨2点,熬制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药5000剂,共10000包。
医者仁心、救死扶伤、义无反顾,在衡阳市中医医院的医护人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脱下白大褂,他们依旧是父母疼惜的孩子,是孩子依靠的家长,是相濡以沫的爱人,也是病毒看到却不会绕道的肉骨凡胎。他们深知,病毒来袭,作为医务工作者,唯有他们挺身而出,才能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确保全市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新春佳节。
正月初一,首批支援队启程赶往湖北驰援
1月25日,正月初一,当千家万户还沉浸在春节的喜悦和团聚的温馨中,衡阳市中医医院第一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12名医护人员告别家人,启程前往湖北,驰援疫情一线。
这批救治医疗队中有2名共产党员,主体由80后、90后医疗中坚力量组成,最年轻的只有21岁。未着白大褂时他们是家里的支柱、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换上白大褂后他们就是与病毒作斗争的先锋战士,只为疫区人民群众建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
该院院长王诚喜、党委书记龙双才、工会主席匡肇、护理部主任赵燕、人力资源部部长王俊杰为他们送行,嘱咐他们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决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同时要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凯旋归来。医疗队员纷纷表示:不畏艰险,不辱使命,坚决完成任务,当好人民群众健康“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