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7月20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孔姓
  ■胡秀华

  一、孔姓起源

  (一)宋微子之后,以祖名为氏

  孔氏出自子姓,宋微子之后。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西周建立不到三年,周武王崩,太子姬诵即位,是为成王。因成王尚年幼,由成王叔父周公姬旦摄行天子事,管叔、蔡叔不服,乃与纣王之子武庚叛乱。于是周公姬旦率师征讨,杀武庚、管叔,放逐蔡叔。为了缓和政治局势,消弭殷商遗民的反抗情绪,周公与成王决定将原殷商都城周围地区(今河南商丘一带),封给殷商贤人微子启,建立宋国,以奉商祀。微子启,子姓,殷商王族之裔,纣王庶兄,是为宋国的开国君主,史称宋微子。宋国第五任君主宋湣公卒,太子弗父何把君主位让给其弟鲋祀,这就是宋厉公。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父胜,胜生正考父。正考父的儿子名嘉,字孔父,曾任宋穆公、殇公大司马,后被太宰华督作乱时所攻杀。孔父的儿子与家人逃到鲁国,以祖辈名字孔父的“孔”为姓氏。

  又《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字仲尼,姓孔氏。”

  (二)孔姓亦源出多支

  1. 殷成汤之后有孔氏

  据《康熙字典》引《广韵》云:“孔,又姓也。殷汤之后,本自帝喾妃简狄,吞乙卵生契,赐姓子氏。至成汤,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天乙,后代以子加乙,始为孔氏。”

  2. 春秋时诸侯国有孔氏

  据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载曰:“春秋时卫有孔悝,出自姬姓。陈有孔宁,出自妫姓。”亦见《姓氏考略》。

  二、家族文化

  (一)郡望

  鲁郡  汉高祖元年(前206),改秦薛郡置鲁国,三国魏改为郡,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

  京兆郡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内史置京兆尹,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会稽郡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二)堂号

  至圣堂  源于孔子,历代封建统治者一直把孔子尊为圣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宋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加谥至圣文宣王;元朝大德十年(1306),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明朝嘉靖九年(1530),改称至圣先师;清朝顺治二年(1645),定文庙谥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十四年(1657),改称至圣先师孔子。孔子的后裔因以为堂号,称“至圣堂”。

  (三)名联鉴赏

  千秋绝唱桃花扇

  万古奇文论语篇

  上联是说清代杰出的戏曲家孔尚任,因著有《桃花扇》而名噪天下;下联所云孔子《论语》,为儒家经典。

  北海贤相,名家簪缨继世

  东鲁圣人,嫡派道学开宗

  上联说东汉学者孔融,系孔子二十世孙,官至北海相;下联所云春秋时鲁国思想家孔子为儒家开山鼻祖。

  三、名人小传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世系宋国贵族,曾祖时迁鲁国,父亲曾做过鲁国陬邑大夫。孔子三岁丧父,青年时代做过管理仓库和畜牧的小官。少时就以“知礼”出名,相传曾问礼于老子,自周返鲁,开始聚徒讲学。后历任鲁国中都宰、司空、大司寇。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由大司寇摄行相国事三月。时礼乐崩坏,他有志于恢复周礼,带弟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理想与学说前后十三年。六十八岁返鲁,仍不能得到重用,于是致力于典籍的整理,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己丑,孔子卒,年73岁。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他强调以“德”和“礼”治理天下,他的思想主张后来被统治阶级所利用,统治中国达两千多年,影响深远。孔子被后世尊称为“圣人”“万世师表”。

  孔伋(前483—前402),战国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伋即子思,孔子之孙。孔伋著《中庸》,弘扬王道,为儒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将子思所著《中庸》与孔子《论语》、曾参《大学》、孟轲《孟子》一并列为儒家经典“四书”,于是中国国学就有了“四书”之说。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追封子思为“述圣公”。此后就称作述圣。

  孔安国(?—?),西汉经学家。字子国,孔子十一代孙。汉武帝时(前140—前87),孔安国治《尚书》为博士,迁谏议大夫、临淮太守。曾受《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相传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刘馀坏孔子旧宅,孔安国于壁中得《古文尚书》数十篇,当时人们都不识,孔安国以今文读之,承诏以今文为之作书传训解。《古文尚书》亦称《逸书》,较《今文尚书》多十六篇。后传授都尉朝,开创古文尚书学派。历代古文经学家以为可信,时司马迁著《史记》,曾从孔安国问故,及尧典、禹贡等多采古文说。

  孔融(153—208),东汉末文学家。鲁(今山东曲阜)人。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有“孔融让梨”的著名典故。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孔融举高第,为侍御史,拜中军侯,迁虎贲中郎将。献帝初平元年(190),因忤董卓,转为议郎,至北海郡为相,因颇有政声,时人称孔北海。兴平二年(195),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孔融任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时曹操专权,孔融与曹操在政治上颇有分歧,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终被曹操所杀。

  孔纬(?—895),唐代科举状元,晚唐贤相。字化文,曲阜(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四十代孙。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己卯科进士及第。历观察判官,迁监察御史,进礼部员外郎,兼直贤直学士,频迁户部侍郎,擢御史中丞,又三迁户部、兵部、吏部侍郎,改太常卿,旋改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改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唐僖宗光启二年(886),拜相。

  据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国姓氏起源考与历史名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孔姓
衡阳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严重逾期名单公告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孔姓 2019-07-20 2 2019年07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