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遗憾地发现,“自杀”已经频频在我们的信息源里出现——
14岁少年因为觉得自己成绩从来没有好过,是一个废物,样样不如别人……因此选择自杀。
14岁少女因为看到父母负担过重,于心不忍……留下遗书吞药自杀 。
一对未成年的小情侣相约从高楼跃下,原因就是家长和老师不允许他们交往,在多次被阻挠后,选择一起自杀。
一个女生在高考揭榜后,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面对家长的唠叨,备受打击,跳楼自杀。
一个大学生因为遭遇短信诈骗,被骗光了学费和生活费……觉得对不起家人,然后绝望中自杀身亡。
……
与此同时,因为家庭矛盾、经济困难、健康问题、发展不顺、理想遇挫……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了一系列自杀。关于自杀的信息,我无法一一表达,也不想在伤感中再更多地回忆。
有关媒体报道的一系列统计结果,传递出这个世界需要正视的一些可怕数据——
《人民日报》在2018年7月6 日曾经报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从1999年至2016年,全美自杀率增长了25%。其中,美国中部、北部地区自杀率上升幅度最高,北达科他州甚至增加了57.6%。自杀已经成为美国人第十大死亡原因,且比例在不断升高。
对于中国的自杀率,《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表明,2012年中国城市自杀率为4.82人/10万,农村8.58人/10万。
根据国际通行判定标准,年自杀死亡率大于20人/10万的国家为高自杀率国家,低于10人/10万的国家为低自杀率国家。
关于中国最新的统计,我没有找到相应的信息。
虽然中国自杀率在全球属于低自杀率国家,近年来自杀率在不断下降,但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总自杀人数依然是巨大的。更让人忧心的是,除了自杀成功者,每年还有一大批自杀未遂者。
这也是我们为何经常在信息源中,得知这样那样的自杀噩耗。
相关报道因此呼吁:“研究调查发现,自杀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公众引起足够重视。”
对于自杀问题,的确已经引起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正是因为大家的关注,世界人口的自杀率在不断下降。
英国《经济学人》2018年11月刊登《为何世界各地的自杀率都在下降》的文章称,自2000年以来,得益于城市化、政府政策等因素,全球范围内自杀率下降了29%,这等于有280万人被拯救。
虽然我们看到这一可喜的变化,但是毕竟世界的自杀率还较高。如果要不断减少自杀率,不仅是家庭和社会要关注,并改善相关的因素,但更关键还在于相关人员要自救。
决定思想改变的外因,要靠内因来对接才能起作用。
只有当事人自己了解到生命的责任,意识到生命的重要,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才会去珍惜生命,才不会用极端的方式,毫无意义地浪费生命。
关于生命的责任,我以为,一个人的生命并非只承担一个人的责任,而是要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要承担责任,他虽为一个人拥有,却牵连着方方面面的福祉。《孝经》中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生命是承担一切责任的基础,没有生命哪里还可以履职?
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关于生命的重要,我们只要明白一点:有生命,便有希望。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
关于生命的价值,我们要知道,生命是用来践行责任的,而不是用来由你任性挥霍的。
因此,曼杰曾经这样说过:“浪费生命是做人的最大悲剧。”
为了一点点委屈,为了一点点挫折,为了一点点误解……一遇到这样那样的烦恼,你追悔自己的行为,就觉得自己无颜活在这个世界上;你怨恨别人的行为,就觉得要用自己的生命来让别人后悔……于是选择用自杀去屏蔽和报复,无论你是在绝望中自杀,还是在报复中自杀……这都是极其愚蠢和自私的。因理想而烦恼的你,一旦放弃了生命,你就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你的所有理想都已随风而逝;因误解而烦恼的你,一旦放弃生命,你的行为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面对烦恼,用自杀来屏蔽和报复,就是用浪费生命在导演最大的悲剧。
人生漫长,无论是面对人生理想,还是人际交往,抑或其它方面,不如意的事常常随之而来。烦恼也会不断出现,如果我们能正确面对这些烦恼:一时无法达到的就谋求长远,一时无法沟通的就慢慢解释……只要生命在,就有时间去追求理想,就有时间去消除误解。
如果我们真正了解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保持生命的活力,所有的奇迹都有可能在某一刹那间到来,所有的烦恼都有可能在某一瞬间灰飞烟灭。如果失去了生命,人生就失去了一切。
烦恼会常有,而生命只有一次。
烦恼如果暂时放下,这不是消极,它还有改变的希望;生命即便是一时冲动放弃,这就是绝望,它就再也没有复活的机会。
为了自己美好的人生,为了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请别因为烦恼去浪费生命。
生命很珍贵,人生很美好,我们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