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正湘
本报讯 2日,记者自市水文局获悉,今年,我市将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快补齐衡阳水文工作短板、强化水利监管支撑保障,持续聚焦水文发展的要求,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努力当好“水资源哨兵”。
据了解,去年,市水文局共发布雨水情简报42期,洪水蓝色预警1次,干旱黄色预警1次。去年7月,南岳、衡山出现饮水困难,市水文部门及时提供旱情分析;2018年,我市水文监测工作有了新的突破,承担了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农村饮水安全的监测任务,全年共分析水样数量达2058个。
我市将强化监测资料管理,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尤其加强中小流域水情预测预警预报的研究与运用,为防御和减轻水旱灾害,做好水情对外服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切实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优化水质监测站网结构和功能,抓好实验室日常规范管理和水质监测成果质量监督,补齐水质监测技术能力和管理工作的短板;切实加强山洪预警站点设施设备维护;努力做好防汛抗旱服务、水资源管理服务、农村饮水监测服务、生态安全服务,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提供服务,为河长制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