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招生办获悉,2019年高考体检已于3月18日启动,凡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包括统招考生和单独招生考生)均需参加体检,所有体检将在3月28日之前完成。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前来体检的考生,应及时在高招体检结束(4月15日)前补检。
今年全市有6.1万余人报名参加高考,其中市城区考生1.4余万人。城区高三学生将分别在市中心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南华附二医院、南华医院(原核工业四一五医院)进行体检。
记者注意到,今年高考体检的项目、要求和往年基本一致,主要包括眼科、外科、内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放射、检验等项目的检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省继续取消乙肝项目检测,即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包括“乙肝五项”和HBV-DNA检测;另外,继续保留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简称转氨酶)检测作为体检项目。如果受检者转氨酶正常,不得进行乙肝项目检测;如果转氨酶异常,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高考无小事,高考体检结果直接影响考生能否顺利报考上心仪的高校和专业。市招生办提醒各位考生,要注意饮食,不吃辛辣、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不饮酒,避免做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防止感冒,体检前三天尽量不要服用药物、保健品,因为它们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等症状,影响体检结果。有高血压家族史、体形肥胖的考生,体检前需注意检查血压的情况,如果考生血压过高可提前在饮食、运动上进行干预。如果考生患有脂肪肝,一定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及时进行调节。
同时考生还需注意的是,体检时,衣着尽量宽松,以便穿脱;勿带贵重物品,以免丢失;要克服紧张心理,防止由于紧张、担心而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过速等现象的发生。安排抽血检查时考生应空腹,抽血后如有不适,要就地倚靠、坐下或平卧休息,抽血当日上肢不要做剧烈运动。如果体检时患感冒或其他疾病,正在服药治疗,应主动向体检医生说明,以免影响体检结果,对体检结果有异议的考生可以提出复检申请。
“每年都会遇到少数考生佩戴隐形眼镜参加体检,企图以此提高视力,被医生当场发现并督促取出。”针对视力检查,市招生办提醒,在眼科检查前必须摘除隐形眼镜,体检当时,若对视力检查结果有异议,考生应立即向医生提出,此项将不安排复查。
延伸阅读
高考体检是指导性体检,而不是过关性体检。通过体检,掌握自己的身体情况,使今后所学专业能够与自己的身体状况相匹配,考生应正确面对。同时,体检结果将作为考生档案的一部分,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在体检完成后,主检医生将给考生一个“报考专业建议”,这个建议就是体检结果。体检结果分为三种:一是适宜选报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这部分考生身体条件完全合格,适合高等院校各类专业的就读条件(军事院校、国防生和公安类院校等另有规定的除外)。二是不适宜选报某条相关专业。这类考生是身体条件合格,但是患有某种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主要是指身体条件不能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完成学业,主要为视力不足、色觉异常等,考生报考志愿时应避开受限专业。高校在录取时可根据此条款退档。三是不适宜选报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这类考生为身体不合格,主要是因为患有比较严重的疾病,如:传染病、精神病、心脏病、血液病等,暂不宜报考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这部分考生首先应治疗疾病,将来再报考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