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事情,处一种环境,有枯燥,也有快乐。
在你的心中,是感觉枯燥呢?还是感觉快乐呢?
这既有事情本身带来的直接感觉,也有心态不同带来的间接感受。如果说真正决定你的感受是枯燥亦或快乐,更多的则是来自于自己关注的视角。
如果有一个好视角,所有的枯燥里其实都是可以找到快乐的。
为了节约资金,妻子从网上买来了一个组装式衣柜,我们利用周末晚上来组装,打开一看,小小的不锈钢管有几十根,各种塑胶接头更多,还有一些其它配件。我是一个学理工科出身的,而且当过煤矿的技术员,做过许多细致繁琐的技术活,对于这样的组装工作,倒没有什么难度,只是觉得有些枯燥。毕竟这些小配件要一一对接,时间就有些长。从晚上7点做到了快9点,当教师的妻子看到我有些缺乏耐心渐渐烦躁了。这时,她的一句话,让我突然转换了心情。
妻子说,我们组装一个小衣柜就觉得累,想一想孩子们其实很了不起,他们组装一个积木件,从早到晚都乐此不疲。
的确,无论是组装积木,还是组装机器人……再多的木块、零件,再长的时间,只要能组装成型,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他们都是快乐的。
组装一个衣柜和组装一个积木件、机器人,他们不是同样的工作吗?
为什么孩子是快乐着在做,而我却觉得如此枯燥呢?
我们为何不用快乐的心情去做呢?为何不能从组装中找到快乐呢?
妻子的话,让我迅速从把组装衣柜的事当成负担,转换成玩的角度来对待。
角度变了,心情也瞬间切换到愉快。
很快,衣柜组装好了。看着崭新的衣柜,看着妻子把堆放在外面的衣服一一收藏到衣柜里,忙了两个多小时的我,犹如一个堆积木成型的孩子,感到的是一份成就带来的幸福,而组装的过程,也是一种从枯燥到快乐的切换。
把生活中的枯燥变成快乐,其实不是难事。毕竟生活本身的快乐多于枯燥。
我们很不容易的是,从工作中找到枯燥与快乐的切换点。
因为许多工作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周而复始地重复着,的确最容易让人厌倦,感到枯燥。
就连浪漫的歌德都说过:“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会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
曾经看到一个故事,有三个人参与一座教堂的建设。这三个人做的都是同样一件事:搬砖。搬砖是个苦力活,在外人看来,不只是枯燥,更多一份艰辛。面对这份工作,三个人却表现了不同的态度:一个人感叹工作的艰辛,觉得实在是太苦了;另一个人觉得无奈,他不喜欢这项工作,但为了生计不得不干,虽然不觉得多么苦,但是觉得很单调枯燥;只有第三个人觉得很幸福,在他看来,他不是每天在搬砖,而是为美丽而神圣的建筑在添砖加瓦,他想如果建好了,可以为许多人服务,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因此他是带着愉悦的心情在工作。
的确,“快乐不在于事情,而在于我们自己。”德国作曲家、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大师理查德·瓦格纳的这个观点没错。
无论是在生活中去寻找快乐,还是在工作中去发现快乐,关键在于看事情的角度,从而带来的心态转换。
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快乐地生活和工作。
一个人如果保持快乐,你就会生活得幸福,工作也会干得好,事业就更易于成功,同时还有利于身心健康。
因此,连原苏联作家高尔基都称赞:“快乐,是人生中最伟大的事!”
虽然快乐被誉为“人生中最伟大的事”,但是快乐并不难于发现和寻觅,难的是我们是否以热爱的视角去看待它们。
只要我们以热爱的角度去对待生活、看待工作,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枯燥就会转换成快乐。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说的:“当我们爱别人的时候,生活是美好、快乐的。
同样,当我们爱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美好、快乐的。
生活快乐、工作快乐,这就是至善人生。
至爱的角度,才能感知到快乐的工作和生活,才能拥有至善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