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讯 员 张孝鹏
本报讯 11月14日,记者从市统计局农调队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2.57亿元,增长3.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2.25亿元,增长3.3%。
粮油产量稳中有进,蔬菜生产总体向好。今年,播种中稻和一季晚稻37.2万亩,比上年增加13.9万亩,同比增长60%;总产19.6万吨,同比增长67%。全市蔬菜播种面积67.78万亩,同比增长2.3%;蔬菜总产152.38万吨,同比增长2.59%。“金甲岭萝卜”成功申报农业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衡东黄贡椒”已完成申报农业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现场核查和品质鉴评。
畜牧生产进中现优,草食动物来势好。前三季度,全市生猪出栏706.2万头、牛出栏11.37万头、羊出栏52.83万头、家禽出栏7494.36万羽,同比分别增长0.34%、2.99%、1.03%、0.66%。生猪存栏545.59万头、牛存栏31.05万头、羊存栏52.57万头、家禽存笼6262.33万羽,同比分别增长0.17%、2.34%、0.57%、1.93%。全市草食动物养殖呈良性发展,形成多个牛羊规模养殖点,草食动物发展空间还很大。
“一乡一品”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目前,衡阳市基本形成了“五大特色农业产业链”,分别是以耒阳市、衡南县、衡阳县、常宁市为重点的高档优质稻产业链,以322国道沿线为重点的良种猪产业链,以耒阳市、常宁市为重点的油茶产业链,以祁东县、常宁市、衡阳县等部分乡镇为中心的果蔬产业链,以温氏集团、巨东禽业等企业为依托的家禽产业链。全市成功打造188家市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初步形成了油茶、茶叶、黄花菜、湘黄鸡、黄贡椒等八大特色产业,有102个乡镇实现了“一乡一品”发展。
农村电商异军突起。通过大力实施“宽带中国,数字衡阳”战略,着力打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平台,农村电商发展有了坚实基础。全市各县(市)区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展深度合作,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550个,全市农产品电商交易额突破20亿元。